血清病的檢查診斷方法
時間:2015-09-01來源:求醫網
血清病患者的檢查一般運用白細胞計數檢查,白細胞總數中等度升高,但嗜酸粒細胞增多少見;白細胞低的原因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μL(微升),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范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個時,則稱為白細胞減少.機體有炎癥(即發炎)時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占多數。藥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藥物引起者最常見。避免用藥是要避免因為藥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血清總補體與c3均可下降,有時血內并可找到免疫復合物。
血清病的診斷依據,最重要的是注射血清或atg史和上述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小分子藥物極少引起神經炎,腎小球炎或全身淋巴結腫大。實驗室檢查對血清病的幫助不大,通常可有白細胞總數中等度升高,但嗜酸粒細胞增多少見,血清總補體與c3均可下降,有時血內并可找到免疫復合物,這些雖可幫助本病診斷,但特異性不強。血清病多在一次注射較大劑量異種血清或球蛋白后1~3周內發生;少數患者,尤其是過去有過周樣血清接種史者,可在接種后1~3天內發生,癥狀的發生和程度與接種途徑(靜脈注射的發病機會多)和注射血清劑量等因素有關。
皮疹是血清病最明顯和多見的癥狀,主要為蕁麻疹樣風團,紫癜樣皮疹或麻疹樣皮疹等;常在注射部位首先發生,發熱多漸起,最高至38~39℃,伴全身淋巴結程度不一的腫大,質軟而稍有壓痛,部分病人還可有面部,眼瞼及手足末端浮腫(兒童多見),極少血清病病人可有喉頭水腫表現,有的血清病病人在發熱的同時尚有腹痛,惡心,嘔吐等表現,由血清或球蛋白(如atg)或其他巨分子藥物所致在出現皮疹后2天左右還可有關節疼痛,腫脹等關節炎癥狀,常累及多關節,呈對稱性,少有多發性神經炎,腎小球炎或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
查看更多關于血清病的檢查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