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肌病有什么癥狀表現
時間:2014-10-11來源:求醫網
小兒心肌病是兒童常見的心臟疾病,是指心肌局灶性或彌漫性炎性病變,其特征為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心肌壞死及變性,炎癥可累及心肌肌細胞、間質組織、血管 成分及心包。可由感染性及其他原因引起。小兒心肌病的病情輕重不一,重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死亡,輕者癥狀不明顯,至慢性期形成擴張型心肌病始發現。那么,小兒心肌病的癥狀有什么臨床表現那?下面請有關專家詳細介紹一下。
小兒心肌病癥狀的臨床表現:
1.急性期
新發病,臨床癥狀明顯而多變,病程多不超過6個月。輕型癥狀,以乏力為主,其次有多汗、蒼白、心悸、氣短、胸悶、頭暈、精神不振等。檢查可見面色蒼白、口周可有發紺、心尖部第1心音低鈍、可見輕柔吹風樣收縮期雜音、有時有期前收縮。中型較少。起病較急,除前述癥狀外, 乏力突出,年長兒常訴心前區疼痛。起病較急者可伴惡心、嘔吐。檢查見心率過速或過緩,或心律不齊。患兒煩躁、口周可出現發紺、手足涼、出冷汗。心臟可略大,心音鈍、心尖部吹風樣收縮雜音,可有奔馬律和(或)各種心律失常。血壓低、脈壓差低,肝增大,有的肺有羅音。重型少見,呈暴發性,起病急驟,2天內出現心功能不全或突發心源性休克。患兒極度乏力、頭暈、煩躁、嘔吐、心前區疼痛或壓迫感。有的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皮膚濕冷。小嬰兒則拒食、陣陣煩鬧、軟弱無力、手足涼、呼吸困難。檢查見面色灰白、唇紺、四肢涼、指趾發紺、脈弱或摸不到、血壓低或測不到。心音鈍,心尖部第1心音幾乎聽不到,可出現收縮期雜音,常有奔馬律、心動過速、過緩或嚴重心律失常。肺有羅音、肝可迅速增大。有的發生急性左心力衰竭、肺水腫。病情發展迅速,如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
2.慢性期
進行性心臟增大,或反復心力衰竭,病程長達1年以上。慢性期多見于兒童,有的起病隱匿,發現時已呈慢性;有的是急性期休息不夠或治療不及時而多次反復,致成慢性期。常拖延數年而死于感染、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3.遷延期
急性期過后,臨床癥狀反復出現,心電圖和X線改變遷延不愈,實驗室檢查有疾病活動的表現。病程多在6個月以上。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小兒心肌病癥狀表現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專家指出,治療小兒心肌病一定要去專業醫院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法,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不僅如此,患兒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不能做劇烈運動,要注意保暖,要做好小兒心肌病的護理工作,這樣才能盡快治愈小兒心肌病。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心肌病有什么癥狀表現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