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的早期癥狀是什么
時間:2015-09-16來源:求醫網
小兒癲癇多發于嬰幼兒,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會有癲癇疾病,那么在癲癇的早期會有哪些明顯的癥狀,不同類型的癲癇,癥狀也是不同的,小兒癲癇早期的癥狀具體如下:
一、與部位有關的(局部性、局灶性、部分性)癲癇和癲癇綜合征:與部位有關的癲癇和癲癰綜合征是指其發作的癥狀或/和檢查發現提示發作為局部起源的癲癇性疾患。
1、特發性:起病與年齡有關的癲癇此類患兒常常解剖上無明確的病變,臨床上無神經系及智能缺陷,且可自行緩解。但常有良性的癲癇家族史。發作形式各異,但同一患兒發作形式不變。腦電圖特征為反復的高波幅棘波,可呈獨立的多灶性,也可見頻繁的廣泛棘慢波暴發。睡眠時局灶性異常增加。
(1)具有中央顳區棘波放電的小兒良性癲癇:起病年齡為3~13歲,高峰為9~10歲。常有遺傳傾向,男性多見。表現為短暫、單純、部分性、面部半側運動性發作,常有體感癥狀,有進展為全身強直一陣攣性發作的傾向。發作與睡眠有關。預后良好,多在15~16歲前恢復。腦電圖有鈍形高波幅中央-顳部棘波,睡眠可誘發。
(2)具有枕區放電的小兒癲癇:起病年齡多見于4~8歲,男性略多于女性。表現為半側陣攣性發作,可擴展為全身強直一陣攣性發作。發作前常有視覺癥狀,如黑曚、光幻視或視野改變等。發作后部分患兒有偏頭痛樣頭疼。發作頻率變異較大,從一日數次至幾年發作一次不等。青春期時大多發作停止,預后良好。腦電圖表現為枕部和后顳部出現一側或雙側高波幅棘波或尖波,節律性反復,睜眼時消失,閉眼1~20秒后重復出現。30%~50%的患兒僅在睡眠時才出現腦電圖改變。發作時枕部放電可擴散到中央或顆區。
(3)原發性閱讀性癲癇:本病不多見,典型病例起病于青春期,與遺傳有關。但幾乎所有病例的發作均由閱讀所誘發,尤其是在朗讀時,但與閱讀內容無關。多表現為累及咀嚼肌的簡單部分性發作,或視覺癥狀。若閱讀刺激不停止,可發展為全身強直一陣攣性發作。體檢及影像學檢查正常,預后良好。腦電圖在優勢半球頂-顳部可見棘波或棘慢波。
二、癥狀性癲癇
兒童慢性進行性部分性連續性癲癰:主要表現為局部持續抽動。病因多種多樣,病變類及運動皮質及皮層下部位。臨床上分有兩種類型:
第一類:起病年齡較早,平均起病年齡為5~6歲,大多在10歲以內發病。表現為半側軀體肌陣攣發作,發作較頻繁,常伴偏癱,少數患兒可有構音困難、語言障礙。病程呈進行性,對智力有影響,又稱為Rasmussen綜合征。腦電圖在發作間期表現為背景波異常,廣泛持續高波幅慢波、彌漫性棘波或棘慢波,常為雙側異帶,發作時表現為廣泛性或雙側多灶性放電,少數為中央區限局性異常。
第二類:起病年齡較前一類晚。表現為局灶性肌肉抽動,可出現癲癇持續狀態。多數可找到病因,如新生兒期缺氧,腦外傷等。每天發作次數不多,病程非進行性,對智力影響不大。腦電圖在發作間期背景波正常,可見局灶性慢波增多或限局性棘波或棘慢波。影像學檢查可發現腦內病變,如顱內血腫、腦萎縮等。
以上內容具體介紹了不同類型的癲癇的不同癥狀,希望您對小兒癲癇疾病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如果患上小兒癲癇,建議立即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癲癇的早期癥狀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