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癥的病理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病理學的觀察表明,正常妊娠時固定絨毛滋養細胞沿螺旋小動脈逆行浸潤,逐漸取代血管內皮,并使血管肌肉彈性層為纖維樣物質取代,使血管腔擴大、血流增加,這一過程稱之為血管重鑄,深度可達子宮肌層的內1/3。而妊高征時滋養細胞浸入僅達蛻膜段,少數血管不發生血管重鑄,致使胎盤缺血。這一現象又稱之為胎盤淺著床,早期滋養細胞缺氧可能是導致血管床發育受阻的主要原因。
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是目前普遍承認的妊高征發生的重要中心環節。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結果是,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聯接破壞,使血管內蛋白和液體的外滲;激活凝血系統造成DIC,并釋放血管活性因子;增加血管收縮因子的生成與釋放,減少血管舒張因子的生成與釋放,使血管活性因子失衡并致收縮血管的因子占有優勢。參與這一病理過程的因素很多,包括細胞毒性因子(如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極低密度脂蛋白等)、纖維連接蛋白及其代謝產物、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管活性因子(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前列腺素、血栓素B2、一氧化氮、內皮素-1、降鈣素基因相關蛋白等)、凝血和纖溶因子(活化蛋白C等)、以及眾多的免疫因子(包括補體、抗磷脂抗體、白細胞介素1,2,4,6,8,10、腫瘤壞死因子、細胞粘附因子等)。這些因素既可以造成血管內皮損傷,同時也是血管內皮損傷后的產物,其與妊高征的因果關系還不完全清楚,而且血管內皮損傷也不是妊高征特有的變化。就目前所得到的結果,只能說明他是妊高征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中心環節,而不是妊高征的根本原因。
妊娠可視為成功的半同種移植,因此,正常妊娠的維持有賴于母兒間免疫平衡的建立與穩定。當母體與胎兒之間的免疫平衡失調,就可能引發免疫排斥反應而導致妊高征的發生。根據在妊高征時,螺旋小動脈存在著類似移植排斥免疫反應的現象,呈現出排異反應典型的血管炎癥改變,加之前述諸多免疫因子參與妊高征的事實,說明妊高征與母體免疫反應異常有關。免疫系統對異體抗原的反應主要通過Th細胞調節,Th1型免疫反應表現為免疫殺傷,Th2型免疫反應則表現為免疫防護或免疫營養。妊高征具有免疫排斥增強的特征,表現為孕婦血中Ts細胞的數量與功能下降,Th/Ts比值下降,而Th細胞中又以Th1型細胞免疫反應增強,使Th1/Th2 的比例失衡。這些細胞免疫因子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形式形成免疫調節網絡,調節和控制胎盤血管床的生成和血流,及各種相關免疫因子的生成。但各免疫因子之間,免疫因子與其他致病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及免疫調節網絡的確立還需要做很多工作進一步的證明。
查看更多關于妊高癥的病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