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腦積水的診斷標準有哪些
時間:2015-12-04來源:求醫網
先天性腦積水的診斷標準有哪些?先天性腦積水是小兒科常見的一種腦部疾病,該疾病的出現不但給患兒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時給患兒的家庭蒙上一層陰影。因此對于該疾病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治療。那么先天性腦積水的診斷標準有哪些呢?為了便于家長能早日發現小兒是否患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先天性腦積水的診斷標準,希望對您的了解有所幫助。
先天性腦積水的診斷標準如下:
根據嬰幼兒頭顱增大突出等臨床典型癥狀,一般診斷無大困難。檢查時,對早期的可疑本癥的病兒,定期測量頭顱大小,包括周徑、前后徑及耳間徑。正常新生兒頭圍33~35cm。后囟出生后6周閉合,前囟于9~18個月之間閉合,這些數據可作先天性腦積水診斷標準的參考。
為進一步確定診斷,了解先天性腦積水的性質和程度,可進行如下檢查:
(一)頭顱平片:顱腔擴大,顱骨變薄,板障結構稀少甚至完全消失,血管溝淺或不見,腦回壓跡可能加深,顱縫分離,前囟增寬,顱與面比例明顯增大。
(二)超聲波檢查:側腦室波明顯增寬、增高。中線波可大于1.5mm,但無移位。
(三)酚紅試驗:將中性酚紅1 ml(6n培)注入側腦室內,觀察酚紅在腰椎池出現的時間,有助于鑒別腦室系統內或外梗阻。
(四)放射性核素腦池造影檢查:通過腰椎(或枕大池)注入放射性同位素于蛛網膜下腔,觀察其隨腦脊液循環擴散的分布,以期發現腦脊液流通受阻與吸收情況。
(五)CT掃描:為對腦積水最直接的診斷方法,已替代了氣腦造影和腦室造影檢查。CT不僅可判斷腦積水的程度、推測阻塞部位、病因、是否合并畸形,對治療更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六)磁共振成像:也是目前理想的診斷方法,可以行三維成像。能更清晰地顯示顱內結構,特別是顱底部位的結構,可查出病因與csF被梗阻的部位。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先天性腦積水的診斷標準有哪些”的相關介紹。先天性腦積水給患兒造成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因此為了減少先天性腦積水患兒的出生率,女性提前進行婚檢和孕檢是很關鍵的。最后祝愿先天性腦積水患兒能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查看更多關于先天性腦積水的診斷標準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先天性腦積水治療方法 |
- 先天性腦積水病因 |
- 先天性腦積水飲食 |
- 先天性腦積水專家 |
- 先天性腦積水醫院
- 先天性腦積水治療指南 |
- 先天性腦積水癥狀 |
- 先天性腦積水檢查 |
- 視頻 |
- 先天性腦積水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