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器官狹窄術后如何做好保健措施
時間:2015-12-09來源:求醫網
腰椎器官狹窄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點是神經性間歇性跛行,以及臀部、大腿、小腿的無力和不適,在行走或后伸后加重,另一臨床特點是鞍區(會陰部)感覺異常和大小便功能異常。目前治療該疾病的方法主要是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手術治療。腰椎器官狹窄的術后保健對于該疾病的恢復是很關鍵的,以下是保健方法相關介紹。
腰椎器官狹窄術后的保健措施如下:
1、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是術后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術后一段時間內要臥床休息,我們手術后的病人常規臥床兩、三天。一般是內固定手術后的患者下床早,由于有了內固定的保護;單純髓核摘除下床晚,因為纖維環的疤痕形成需要較長時間。具體時間由每一個醫院、每一位主刀醫生的習慣而定,短則三五天,長則幾個月。床鋪較好是特硬席夢思或硬板床,上面鋪厚墊。臥床期間,翻身應該由別人協助,肩膀和臀部要同時翻過去,腰部不能扭轉,以免影響腰部肌肉韌帶等得愈合。使用尿壺和一次性的尿布,在床上解大小便,盡量不要抬高臀部。臥床休息階段結束后,可開始逐漸下地在室內活動,但一開始仍需佩戴腰圍大約六周對腰部進行保護。
2、鍛煉問題
從手術后拔除引流管開始,患者就應該逐步加強腰背肌肉鍛煉,恢復日常活動后更應堅持不懈。可以朝天躺著,用雙側足跟和肩背部作為支點,收縮腰背部的肌肉將臀部抬離床面,屏住幾秒鐘后再緩慢放下,反復練習。也可以趴在床上,利用腹部作為支點,雙腿伸直,雙手抱在腦后,主動收縮腰骶部肌肉,努力將頭部和腿部同時抬離床面,屏住幾秒鐘再緩慢放下。或者側臥在床,伸直下肢,用力將其朝上抬高,屏住一會兒后再放下,反復多次,可以加強肌肉力量,有利于早日康復。
3、日常生活
戒煙非常重要,尤其對做腰椎融合手術的病人。可以飲少量紅酒。室內活動沒有問題后可以轉向室外活動,到小區和附近的街道走走。手術以后2-3個月左右,可以恢復坐辦公室等非體力勞動。術后3-4個月左右,可以酌情恢復部分體力勞動,但始終要避免彎腰搬運重物,肩挑手提重物等活動。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彎腰弓背等不良姿勢,避免劇烈的體育運動。對于年輕尚未生育的婦女,應在術后完全恢復一段時間比如術后一年再考慮懷孕生育,否則易導致術前癥狀的復發甚至加重。
查看更多關于腰椎器官狹窄術后如何做好保健措施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腰椎器官狹窄治療方法 |
- 腰椎器官狹窄病因 |
- 腰椎器官狹窄飲食 |
- 腰椎器官狹窄專家 |
- 腰椎器官狹窄醫院
- 腰椎器官狹窄治療指南 |
- 腰椎器官狹窄癥狀 |
- 腰椎器官狹窄檢查 |
- 視頻 |
- 腰椎器官狹窄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