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疝氣病發作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5-12-10來源:求醫網
疝氣病是我們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種疾病,而且很多人也不把疝氣病當做一種病來看待,其實這樣的心態是不可取的,疝氣病看似不要緊但是危害卻是不小的呢,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這樣才能夠提前的預防疝氣病的發生。所以大家就跟隨本文來看一看引發疝氣病發作的原因有哪些。
腹壁薄弱缺損和腹腔內壓力過高是引發疝氣病發作的原因的兩個主要原因:
1、腹壁薄弱或缺損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先天腹壁缺損常見于胚胎發育過程中某些組織結構非正常地穿過腹壁,例如精索或子宮韌帶穿過腹股溝管、股動靜脈穿過腹環、臍血管穿過臍環等。腹股溝三角區的組織結構相對薄弱,是易發生疝氣病的部位。后天的腹壁缺損主要是由腹部手術切口愈合不良或腹壁外傷、感染等造成。年老體弱或過度肥胖者的腹壁肌肉萎縮或松弛也可造成后天性腹外疝。
2、造成腹內壓力增高的常見原因有:慢性咳嗽、長期便秘、排尿困難(如包莖、膀胱結石、前列腺增生)、腹水、腹腔腫瘤、多次妊娠、舉抬重物等。
疝氣病有著三種分類:
1、根據疝氣病發生的部位分類:按照疝氣病發生的部位分類,有腹股溝疝、股疝、臍疝、腹白線疝、切口疝等。其中以腹股溝疝最多見。其發病數可占疝氣病發病總數的90%—95%,腹股溝疝又分為直疝和斜疝兩種。其次為股疝,約占疝氣病發病總數的3%—5%,而切口疝和臍疝則較少見。
2、根據疝氣病發病的原因分類:按照發病的原因分類,有先天性疝和后天性疝。胎兒臍疝和小兒斜疝是先天性疝;切口疝則為后天性疝。
3、根據疝氣病的臨床表現分類:按照臨床表現分類,有易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即疝內容物被卡住,不能回納)和絞窄性疝(即嵌頓疝的動脈血流被阻斷)四種。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實際是病情由輕到重的一個病理過程的兩個階段,沒有明確的分界線。發生了嵌頓性疝可引起腹膜炎。若嵌頓性疝的內容物是兩個以上的腸袢(音判),則極易發生腸壞死。
引發疝氣病發作的原因有哪些您已經了解了,雖然疝氣看似危害不大但是患上疝氣病后還是不能夠大意的,平時大家也要在生活中多做預防,小心疝氣病的發生。
查看更多關于引發疝氣病發作的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