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
時間:2016-01-12來源:求醫網
大家都知道,早產兒患上小兒腦癱的機率相對較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早產兒都會患上小兒腦癱疾病,一般在小兒腦癱患兒進行治療前,小兒腦癱患兒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項目,為的是可以更加準確的對小兒腦癱進行診斷,那么如何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呢?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的方法如下:
顱腦CT、MRT檢查可以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主要用于明確有無器質性病變及病變部位等。可見有腦萎縮、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灶、多發性腦軟化灶及多囊性軟化,可伴有先天性腦穿孔畸形,透明隔發育不良、囊腫、腦室擴大、白質發育不良等。CT檢查幫助探討小兒腦癱的病因,如先天性腦發育畸形、宮內感染等。
肌電圖檢查可以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是通過肌電對疾病進行輔助檢查的一種手段。應用電子學儀器記錄肌肉靜止或收縮時的電活動,及應用電刺激檢查神經、肌肉興奮及傳導功能的方法。英文簡稱EMG。通過此檢查可以確定周圍神經、神經元、神經肌肉接頭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狀態。
顱腦CT檢查可以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顱腦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顱腦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頭顱CT是一種檢查方便,迅速安全,無痛苦,無創傷的新的檢查方法,它能清楚的顯示顱腦不同橫斷面的解剖關系和具體的腦組織結構。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兒腦癱病變的檢出率和診斷的準確性。總體上講,CT對人體硬組織的顯像要比軟組織的更好。頭顱CT檢查對于顱內、顱骨、頭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包括外傷、腫瘤、炎癥、血管病變、中毒、變性和代謝性疾病等)。
神經系統檢查可以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是為了判斷神經系統有無損害及損害的部位和程度,即解決病變的“定位”診斷。檢查應按一定順序,并注意和一般體檢結合進行。通常先查顱神經,包括其運動、感覺、反射和植物神經各個功能。然后依次查上肢和下肢的運動系統和反射,最后查感覺和植物神經系統。檢查亦應根據小兒腦癱患兒病史和初步觀察所見,有所側重、尤其在危重傷病員的檢查時,更為重要。此外,意識、失語、失用、失認等大腦皮層功能障礙,也屬于神經系統檢查的范疇。
以上就是如何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的具體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為了小兒腦癱患兒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建議各位小兒腦癱患兒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醫治,以免誤診誤治。
查看更多關于如何診斷早產兒是否患有小兒腦癱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