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應如何預防
時間:2015-02-03來源:求醫網
主動脈夾層少見,發病率為每年每百萬人口約5~10例,但多急劇發病,65%~75%病人在急性期死于心臟壓塞,心律失常等心臟合并癥,年齡高峰為 50~70歲,男性發病率較女性為高,男女之比為3:1,根據發病時間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發病在2周以內為急性期,超過2周為慢性期,根據內膜撕裂部位和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擴展的范圍,可分為A型為內膜撕裂可位于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或近段降主動脈,擴展可累及升主動脈,弓部,也可延及降主動脈甚至腹主動脈,B型為內膜撕裂口常位于主動脈峽部,擴展僅累及降主動脈或延伸至腹主動脈,但不累及升主動脈。
多數病例在起病后數小時至數天內死亡,在開始24小時內每小時死亡率為1%~2%,視病變部位,范圍及程度而異,越在遠端,范圍較小,出血量少者預后較好。
有高血壓的患者,應每天至少2次監測血壓的變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應用藥物控制血壓在正常的范圍,適當限制體力活動,避免運動量過大誘發疾病的發生,在伴有主動脈瓣二尖瓣化畸形和馬方綜合征的患者更應限制劇烈活動,定期體檢,監測病情變化,及時手術治療預防主動脈夾層的發生。
查看更多關于主動脈夾層應如何預防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