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低鉀血癥效果較好的方法有哪幾種
時間:2016-02-25來源:求醫網
隨著醫學不斷發展進步,治療低鉀血癥的方法也在逐漸的增多,其中治療低鉀血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進行藥物治療,一般治療低鉀血癥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由于低鉀血癥對患者的身體影響是十分大的,所以積極治療低鉀血癥很關鍵,那么治療低鉀血癥效果較好的方法有哪幾種呢?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西醫治療:應根據低鉀血癥患者的血鉀水平而決定。血鉀在3.5~4mmol/L者不必額外補鉀,只需鼓勵患者多吃含鉀多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果汁和肉類食物即可。血鉀在3.0~3.5mmol/L時,要根據低鉀血癥病人具體情況確定是否補鉀。如果低鉀血癥病人過去曾患心律不齊、充血性心力衰竭、正在用洋地黃治療的心衰、缺血性心臟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則應補鉀。低鉀血癥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者可只鼓勵吃含鉀多的食品,或口服鉀制劑。血鉀低于3.0mmol/L者則應補鉀。
在口服鉀制劑過程中應監測血鉀。低鉀血癥患者口服后一般在72h后血鉀即上升,如果服后96h血鉀仍未上升,則應懷疑有鎂缺乏。Mg2缺乏,則Na+-K+-ATP酶不被激活,腎小管細胞則不能泵入K+和泵出細胞內Na+,此種情況應測定血鎂。如果血鎂低于0.5mmol/L[1mEq/L(正常值1.7~2.8mEq/L)],則應肌注50%硫酸鎂2ml,第2天注射2次,第3天注射1次。也可用10%的硫酸鎂口服,3g/次,低鉀血癥患者每6小時1次,共服4次。
注意事項:低鉀血癥患者的尿量每天在700ml以上,或每小時尿量為30ml,在補鉀過程中應進行嚴密監測。補鉀溶液的鉀濃度一般為0.3%的氯化鉀,低鉀血癥患者每天補氯化鉀量一般為3~8g。在腎功能良好情況下,缺鉀嚴重者每天可補鉀240mmol。細胞內缺鉀恢復比較慢,在停止靜脈補鉀后,還應繼續口服鉀制劑1周,才能使細胞內缺鉀得到完全糾正。對靜脈補鉀療效不好,低鉀血癥難以完全糾正時,應檢查血鎂濃度。在缺鎂情況下,低鉀血癥難以糾正,補鎂后,血鉀很快恢復正常水平。
以上就是治療低鉀血癥效果較好的方法有哪幾種的具體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只要低鉀血癥患者能夠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那么低鉀血癥疾病是可以被徹底治愈的。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低鉀血癥效果較好的方法有哪幾種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