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腦脊髓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時間:2014-10-15來源:求醫網
結核性脊髓炎這一疾病,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很多了解,本病多見于青壯年,臨床癥狀可伴有低熱,消瘦,盜汗等。此病可侵犯各個器官,嚴重者可導致可能并發結核性腦膜腦炎。危害巨大,因此人們一定要了解結核性腦脊髓炎的病因,以便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一)病因病理
結核性脊髓炎(tuberculous myelitis)是由身體其他部位(如肺、腎、骨等)的結核桿菌經血液循環,或脊柱結核直接浸潤而形成的脊髓損害,多同時累及脊膜,故也稱之為結核性脊膜脊髓炎。病原菌為結核桿菌,結核菌通過血行或直接侵入而累及脊髓,脊膜和脊髓血管,形成結核性肉芽腫或結核球,致脊膜,脊蛛網膜炎及脊髓缺血。
多見于青壯年,病前可有結核接觸史或結核史。通常緩慢起病,在出現脊髓癥狀的同時有低熱,納差,消瘦,盜汗等。脊髓損害常為不完全性,出現病變水平以下的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大小便功能障礙。當病變以脊膜,脊蛛網膜損害為主時,則以根痛為主要表現,并出現分散性,不對稱性,節段性感覺障礙,臨床表現頗似脊髓蛛網膜炎。
血常規檢查一般正常,血沉增高,腦脊液細胞數輕度增高,以單核細胞為主,蛋白質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腦脊液動力學檢查可發現椎管通暢或部分阻塞。根據有結核病史,慢性或亞急性起病的脊髓和(或)脊膜受損癥狀,特殊的腦脊液改變,X片及脊髓MRI圖像表現,一般診斷并不困難。一般病程很長,早期診治的患者,脊髓功能損害較輕抗結核治療較晚或不徹底者后遺癥明顯,也可能并發結核性腦膜腦炎。
(二)發病機制
胸腰段脊髓受累較多見,以脊髓內受累為主者,可為髓內單發或多發的結核肉芽腫或結核球,嚴重者可伴空洞形成,以脊膜受累為主者,常有脊膜及神經根增厚,此外尚有結核性脊膜炎或血管炎而繼發脊髓血管受壓或阻塞造成的脊髓缺血,產生脊髓缺血性損傷的病理改變。
詳細了解結核性腦脊髓炎的病因很重要,可為后期治療做鋪墊。結核性脊髓炎的預防主要原則是增強體質,注意預防呼吸道傳染,加強對結核病患者的管理與治療,新生兒及兒童按要求積極實施計劃免疫接種,早期綜合治療,減輕并發癥和后遺癥。
查看更多關于結核性腦脊髓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 顱腦脊髓感染治療方法 |
- 顱腦脊髓感染病因 |
- 顱腦脊髓感染飲食 |
- 顱腦脊髓感染專家 |
- 顱腦脊髓感染醫院
- 顱腦脊髓感染治療指南 |
- 顱腦脊髓感染癥狀 |
- 顱腦脊髓感染檢查 |
- 視頻 |
- 顱腦脊髓感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