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習慣性流產的病因有哪些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習慣性流產是自然流產的一種,是指孕婦連續叁次或叁次以上,在懷孕的同一時期出現了胚胎停止發育、流產的現象。大多在妊娠4~10周出現,其特點是每次流產往往發生在同一妊娠月份。其引發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解剖因素:主要包括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如幼稚子宮、單角子宮、雙角子宮、子宮縱/橫隔,宮腔粘連,黏膜下子宮肌瘤,息肉,宮頸機能不全等。引起流產可發生于孕早期(著床部位血運不足)或孕中期(子宮結構缺陷、容受性異常、血供不足)。對于多數解剖因素引起的復發性自然流產,都可以施行針對性手術。尤其是單純宮頸機能不全者,適時選擇行宮頸內口環扎術效果很好。
(二)感染因素:女性生殖道多種病原體感染均可導致流產,常見的有支原體、衣原體、弓形體、淋球菌、李斯特菌、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及原蟲。這些病原體的檢查基本包括在了常規的TORCH五項檢查中。這些感染,大多沒有明顯的癥狀,懷孕之前應該進行相關的檢查,以防止出現意外。
(三)免疫因素:除染色體異常、內分泌失調、生殖系統結構畸形和感染以外,約有60%--70%患者原因不明。近來研究認為,在原因不明的患者中,約有30%的患者與自身抗體產生有關,即可能為自身免疫病,稱為自身免疫性反復自然流產正常妊娠過程中,胚胎具有父親1/2遺傳物質的同種異體自然移殖物,為了保證胚胎不被母體排斥,母體免疫功能發生許多變化,包括形成主要由特異性免疫遏制物質(如封閉抗體,遏制性T細胞等)和非特異性遏制因子,共同組成的免疫系統。各種免疫因素有機協調,共同維持妊娠。母體妊娠后由于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導致母體排斥胎兒以致發生流產。當免疫因素中某一環節出現異常均導致復發性自然流產。目前常見的可檢測的免疫異常包括:母體封閉抗體缺乏,血清中某些自身抗體,如抗心磷脂抗體、抗核心抗體,抗甲狀腺抗體。血型不合,抗精子抗體陽性等。 母兒血型不合者常引起晚期流產,例如ABO血型及Rh血型不合者。
(四)全身性疾病: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腎病、血液病、急性傳染病、某些性轉播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以導致流產。
(五)環境因素:可導致流產的有毒物質有鎘、鉛、有機汞、DDT及其他放射性物質、高溫等,這些有害因素導致胚胎遺傳物質發生致死性突變或損傷而流產。酗酒、女性吸煙等也可造成流產。
(六)男性因素:以往這一因素常常被人們忽略,其實精液因素、精液不液化、精子畸形率高、精子活力低、精子凝集等男性因素都可以引起流產。據臨床觀察,其父菌精癥,約占10%-15%。男性生殖道內無癥狀的感染精液中,即含有一定數量的細菌、病毒、沙眼衣原體、脲原支原體等,這些感染可削弱受孕婦女的孕育能力,而致使胚胎流產。活動的精子在完成“生命之吻”時也會將細菌帶去,這就會干擾精卵結合與著床。所帶的細菌,多為糞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厭氧性細菌等。精液異常,如少精癥和多精癥ERSA發病率分別為37.6%和20%。畸形精子增加也可引起ERSA,死亡的畸形精子不可能受精,因而與ERSA無關,故在檢查精子形態時應注意活精子的形態。大頭畸形的精子多數為二倍體,受精后形成多倍體胚胎導致流產。一旦發生該類疾病的時候,應該做這方面的檢查。
查看更多關于造成習慣性流產的病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