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嬰兒出現鵝口瘡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6-03-28來源:求醫網
導致嬰兒出現鵝口瘡的原因有哪些?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一般導致嬰兒出現鵝口瘡的原因與接觸感染、消毒不徹底、長期服用抗菌素等有很大的關系,那么導致嬰兒出現鵝口瘡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牙床可能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霉菌帶入口腔,引起鵝口瘡。母親陰道有霉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消毒不徹底: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喂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由此可見,平時不注意清潔是患病的一大原因。
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霉菌乘虛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鵝口瘡。
其他原因:對于一些年齡較大的幼兒,因為這個年紀正是好奇的時候,孩子會將各種東西放入嘴內,在幼兒園進行集體生活時,也會因為共用物品而與其他幼兒出現交叉感染的現象,導致孩子最終患上小兒鵝口瘡這種疾病。
中醫認為鵝口瘡以胎熱內蘊,口腔不潔,感染穢毒之邪為主要病因。孕母體內蘊積熱毒遺于胎兒,或生后護理不當,口腔不潔,柔嫩粘膜易于破損,穢毒之邪乘虛而入,發為鵝口瘡。或因疾病用藥不當,正氣受損,體內陰陽平衡失調,陰液暗耗,虛火內生,上熏口舌而成鵝口瘡。
鵝口瘡的病變部位在心脾,病久可影響到腎。脾開竅于口,脾絡布于舌下,口腔粘膜有賴于脾氣煦養。心開竅于舌,心脈布于舌上。心脾積熱,循經上炎,熏灼口舌,穢毒外侵,致使口腔舌上產生白屑。若因嬰兒先天稟賦不足,素體陰虧,或久病傷陰,腎陰不足,水不制火,虛火上浮,內熏口舌,亦可導致口腔舌上出現鵝口瘡,且綿延反復。
以上就是導致嬰兒出現鵝口瘡的原因有哪些的具體內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只要鵝口瘡患者能夠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那么治療鵝口瘡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查看更多關于導致嬰兒出現鵝口瘡的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