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二院心腦血管診療中心成立與1949年,是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直屬的國內首批公立三甲醫院,醫保定點單位。中心致力于心腦血管疾病治療65年...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北京武警總隊第二醫院 > 醫院資訊 > 心肌缺血患者的飲食原則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心肌缺血患者的飲食原則
時間:2015-05-14 13:42來源:求醫網
心肌缺血患者除了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要主要飲食的配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下面有些建議提供大家參考:
1、控制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
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物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p∶s∶m)以1∶1∶1為宜。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攝入。
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就是主食量過多),可造成熱量入超,在體內同樣可轉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經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熱能的15~20%,其冠心病發病率遠高于其它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攝入量,一般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4、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并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故能降低血膽固醇。故在防治心肌缺血的膳食中,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
5、提供豐富的維生素。
維生素C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還能改善冠狀循環,保護血管壁。尼克酸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保護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預防血栓發生。
6、保證必需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供給。
碘能遏制膽固醇被腸道吸收,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著,故能減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常食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可降低冠心病發病率。膳食中鈣、鎂、鉀、鈉、銅、鉻等也同心肌缺血發病有關。
7、少量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8、禁飲烈性酒。
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應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