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二院心腦血管診療中心成立與1949年,是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直屬的國內首批公立三甲醫院,醫保定點單位。中心致力于心腦血管疾病治療65年...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北京武警總隊第二醫院 > 醫院資訊 > 中風與房顫,剪也剪不斷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中風與房顫,剪也剪不斷
時間:2015-06-01 17:02來源:求醫網
近年來,國內腦卒中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房顫患者對潛伏在房顫背后、危害極大的腦卒中存在認知的盲點。6月6日是第三個“國內房顫日”,今天咱們就從下面“六個問題”入手,扒一扒房顫的真面目,提高房顫患者對于腦卒中的預防意識。
一問:心悸、心慌是病嗎?
房顫,通俗來講就是心房顫抖。正常的心臟是有規律跳動,“顫”就是心房跳得不規律了,兩個心房不正常工作了,原先需要心房、心室共同完成的任務,現在只能由心室單獨完成了。房顫患者的心房就像生了“抖抖病”,每分鐘顫動的頻率高達300次-600次。這種極不協調的“亂顫”,會使心房喪失有效的收縮功能,導致心悸、眩暈、暈厥、氣短、胸悶等癥狀出現。房顫具有一定的隱匿性,心悸、心慌可能是房顫初期的主要癥狀,必須警惕!當發生心慌、心悸等類似癥狀的時候,就需要及早到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這樣才可以判斷出是否發生了房顫。
二問:房顫是老年人才需要擔心的事嗎?
有數據顯示,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近1/4的人會在一生中發生房顫。過去,房顫大軍以老年人為主,近年來,中青年患者的數量則有所增加,尤其是高節奏工作狀態下的白領人群更容易中招。年輕人抽煙、酗酒、熬夜、加班等不良因素很容易加重年輕人的心臟負擔,誘使房顫提前發生。中青年人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把握好平日的生活節奏,適當減輕工作壓力,調整飲食習慣,定期進行體檢。
三問:房顫是小事嗎?
當心房顫動的時候,收縮功能就會減弱,血液淤滯在心房,極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隨著血液進入腦部血管,則很容易堵塞在血管的狹窄處,阻斷腦部供血,導致腦卒中的發生,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中風”。房顫是腦卒中這頭“猛虎”的誘餌,會使腦卒中的風險提高5倍,而且房顫相關性卒中比其他病因引起的卒中危害更嚴重,具有致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的特點。據調查,房顫引發的中風30天內的死亡率能夠達到25%,一年內的死亡率則高達50%;中風急性期的致殘率高達73%;中風第一年累計復發率可達到 6.9%。所以,得了房顫一定要有預防中風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中風的風險和危害。
四問:房顫引發的腦卒中能預防嗎?
抗凝治療是降低房顫患者中風發生率、死亡率的直接措施,也是房顫患者的首要治療策略。《心房顫動抗凝治療國內專家共識》提到,抗凝治療是預防房顫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措施。談到預防血栓形成,不少人以為阿司匹林是“優選”,事實上,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藥物,對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栓效果較好,而房顫導致的血栓主要是凝血因子在起作用,阿司匹林的預防效果有限。《心房顫動抗凝治療國內專家共識》更推薦達比加群酯等這類作用于凝血因子的口服抗凝藥物。
五問:什么樣的抗凝藥管用?
幾十年來,臨床上常用的傳統抗凝藥是華法林,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卻存在諸多不足:例如每位患者對藥物的反應都不盡相同,需要不斷地調整劑量;華法林很容易受食物、藥物的影響;患者需要頻繁去醫院抽血監測,有所不便;如果華法林的劑量調整不好,非但不能起到預防腦卒中的作用,反而會增加出血的幾率。因為存在諸多不便,華法林在國內的使用率一直很低。
隨著醫藥科學的發展,一類新型口服抗凝藥誕生了,如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預防心房顫動所導致的中風與華法林相當或者優于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比華法林安全性更佳,患者無需頻繁地驗血監測,更容易堅持治療。據全球臨床研究的結果表明,達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顫預防中風方面,療效和安全性均優于華法林,尤其在亞洲人群的實驗結果中表現得更為優秀。希望此類藥物能夠盡早地納入醫保范圍,讓更多房顫患者都能使用得上。
六問:選服抗凝藥需注意哪些事項?
在選擇房顫抗凝藥物時,應當嚴密觀察出血征兆,定期監測腎功能。此外,房顫患者在服用抗凝藥的時候可采取一些小技巧,如以整杯水服下、與食物同時服用等,以減少消化不良、胃腸道不適等癥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