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二院心腦血管診療中心成立與1949年,是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直屬的國內首批公立三甲醫院,醫保定點單位。中心致力于心腦血管疾病治療65年...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北京武警總隊第二醫院 > 醫院資訊 > 房顫的分類對治療措施的影響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房顫的分類對治療措施的影響
時間:2015-06-02 15:35來源:求醫網
房顫的分類對治療措施的影響
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心電圖體表特征為RR間期一定不等,P波消失,心房激動周期一般300bpm)。房顫發生率隨年齡而增加,據調查,普通人群中房顫的發病率約為0.4%~1%,8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率可超過8%。房顫可引起中風、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1首次診斷的房顫:患者第一次診斷為房顫;
2陣發性房顫:房顫一般在48小時內可自行終止,最長持續不超過7天
3持續性房顫:房顫持續超過7天,或需要藥物或電復律終止的房顫
4長時間持續性房顫:房顫持續時間超過1年,需要節律控制治療
5長期性房顫:藥物或電轉復均失敗,醫生與患者均能接受房顫存在。
結合房顫的治療指南,左心房有血栓是導管消融的禁忌癥。對于持續時間很長、左心房直徑大于50mm、年齡很大(女性大于70歲,男性大于75歲)的房顫患者一般也不建議導管消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