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二院心腦血管診療中心成立與1949年,是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直屬的國內首批公立三甲醫院,醫保定點單位。中心致力于心腦血管疾病治療65年...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北京武警總隊第二醫院 > 醫院資訊 > 心律失常癥狀及類型介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心律失常癥狀及類型介紹
時間:2015-06-10 09:33來源:求醫網
心律失常的癥狀有:
1、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不齊是心率快、慢顯著不等,有的心率快慢隨呼吸呈周期性變化,一般是吸氣時逐漸增塊,呼氣時減慢;有的心律不齊與呼吸無關;有的心室時相性竇性心律不齊,多見于高度的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這就屬于心律失常的癥狀表現。
2、竇性心動過緩
這種心律與心動過速相反,心率過慢,低于60次/分,嚴重影響心、腦等主要臟器的供血而出現頭昏、眼花等多種心律失常的癥狀表現。多見于血管神經性昏厥,高顱壓,粘液性水腫,阻塞性黃疸,洋地黃等藥物中毒。而這些心律失常的癥狀都是比較常見的。
由于心律失常發生的病理基礎,發生機制,出現部位和心臟頻率的不同,有多種分類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頻率分類:臨床上常用有快速心律失常和緩慢心律失常,也包括頻率正常的心律失常,這種心律失常的分類方法的優點是比較簡單,而且可以指導治療方法的選擇。
(2)按部位分類:這種分類是以心律失常在心臟的發生部位為依據,可以反映心律失常發生的部位和初步判別心律失常的危險性,一般講,室性心律失常危險性較大,房性心律失常危險性相對較小,根據該分類原則,可劃分為竇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接區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3)按機制分類:如果竇房結產生激動的情況異常,或者激動發自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可產生激動起源相關的心律失常,心臟起搏點產生的激動沿著正常的傳導系擴布整個心臟,出現一次心臟搏動,假如激動傳導緩慢或阻滯,或者沿著異常傳導途徑傳導也會引起心律失常,因此,按心臟激動的起源和傳導異常來劃分心律失常,可以反映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和性質,按發生原理進行分類較為適宜。
①激動形成異常:
A.竇性心律失常:分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
B.異位心律:分為被動性異位心律和主動性異位心律。
a.被動性異位心律:指當竇房結功能低下或受遏制時,在竇性心律緩慢的情況下發生的異位心律。
逸搏(房性,交接性,室性):1次異位心律取代了正常心律。
逸搏心律(房性,交接性,室性):3次以上的異位心律取代了正常心律。
b.主動性異位心律:當異位心律的頻率超過正常心律時,則取而代之。
過早搏動(房性,交接性,室性)。
陣發性心動過速(房性,交接性,室性)。
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心室撲動,心室顫動。
②激動傳導異常:
A.生理性傳導阻滯:干擾與脫節,系當兩個不同的激動在心臟某處相遇,值該處心臟處于不應期,結果兩個激動的傳導都被遏止,這種傳導阻滯屬于生理性的傳導阻滯。
B.病理性傳導阻滯:系指激動在心臟某處發生了傳導障礙,包括竇房傳導阻滯,房內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左,右束支傳導阻滯及分支阻滯)。
C.房室間傳導途徑異常:系房室間有異常的傳導束或存在,如預激綜合征等。
心律失常可按發生原理,心律失常時心率的快慢,以及心律失常時循環障礙嚴重程度和預后分類。
(1)按發生原理,心律失常分為沖動發生異常,傳導異常以及沖動發生與傳導聯合異常,這種分類方法主要根據實驗研究結果,在臨床診斷技術目前尚難確定心律失常電生理機制的狀況下,實用價值不高,此外,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始和持續的機制可能不同,如由異常自律性引起的室性早搏,可由折返機制而形成持續型室性心動過速。
(2)按心律失常時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為快速性和緩慢性心律失常,近年來有些學者還提出按心律失常時循環障礙嚴重程度和預后,將心律失常分為致命性,潛在致命性和良性三類,這兩種分類方法簡易可行,結合臨床實際,對心律失常的診斷和防治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