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的癥狀和治療
時間:2011-12-07 19:45來源:求醫網
一、概念
葡萄膜炎是眼科急重癥難治之病,由于發病急,變化快,反復發作;并出現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由于此病病因復雜,無法針對性治療,目前西醫主要運用激素治療,但容易反復發作,效果很不理想。多年來我們在臨床中運用中藥治療葡萄膜炎 ,效果非常好;我們選用的中藥即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產生協同作用,提高療效;又能在改善臨床癥狀,減少激素不良反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能夠實現標本兼治的目的。只要堅持治療,葡萄膜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狀體、脈絡膜的炎癥;虹膜和睫狀體的血液供給同為虹膜大環,故二者經常同時發炎,而總稱為虹膜睫狀體炎。如果脈絡膜也同時發炎,則稱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種多發于青壯年的眼病,種類繁多,病因相當復雜,治療不當可導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范圍內的重視。由于其發病及復發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預防無從著手,治療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尋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療藥物,已成為眼科領域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要點
(一)前葡萄膜炎
1、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
2、睫狀充血或混合充血
3、房水混濁、角膜后有沉著物,甚則前房纖維滲出或前房積膿
4、虹膜腫脹,紋理不清,瞳孔后粘連
5、伴見全身病變表現
(二)后葡萄膜炎(脈絡膜炎)
1、視力嚴重下降,視力減退程度取決于病變部位和玻璃體混濁的程度。如發生在黃斑部,嚴重影響視力。
2、閃光感,為炎癥引起的視網膜刺激癥狀。
3、視力變形,為水腫或滲出導致視網膜、視細胞排列紊亂所致。
4、眼底檢查:可見多處滲出灶,網膜水腫及眼底出血;晚期病人可見眼底色素沉著,晚霞狀眼底,瘢痕,增殖性改變,以及網膜下新生血管。
(三)全葡萄膜炎
當虹膜、睫狀體及脈絡膜同時或先后發生炎癥時,稱為全葡萄膜炎。
三、病因病機
葡萄膜炎的發病原因和機制相當復雜,涉及有外傷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種因素。主要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一)感染性:由細菌、病毒、真菌、立克次體、寄生蟲等病源體感染所致。
(二)非感染性:又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
1、外源性:主要由于外傷、手術等物理性損傷、酸堿及藥物等化學性損傷所致,血—眼屏障破壞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2、內源性:是主要和最常見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免疫反應及對變性組織壞死,腫瘤組織的反應所致。
四、中醫理論研究與治療
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機,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襲,或有內熱;多與肝、腎、脾三臟功能失調有關。肝為多氣多血之臟,肝主疏泄,肝開竅于目,肝經風熱或肝郁化火,熱邪上擾,灼傷眼仁,或嗜好肥甘厚味,釀成脾胃濕熱,熱邪上蒸于目,熏灼瞳仁,或素體陰虛,病久傷陰,肝腎陰虧,虛火上炎,目睛受損,或由眼部鄰近組織病變波及眼內脈絡致使氣血瘀積。血循環障礙而致病。
葡萄膜炎,如發生在前中部即虹膜睫狀體炎,類似中醫“瞳神緊小”,在后部葡萄膜(即脈絡膜炎),則歸屬“云霧移晴”、“視瞻昏渺”等范疇。中醫藥治療本病,貴在辨證論治。
目前葡萄膜炎的治療,西醫主要用激素,但無法治療,易于反復。多年來我們運用中醫藥治療,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由于色素膜炎病因復雜,臨床表現癥狀不一,我們在治療時,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急性期,以熱邪為主,予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慢性期多見陰虛,肝腎不足,重在滋養肝腎,養陰清熱,活血化瘀,以防復發。病情十分嚴重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全身使用皮質激素,及時有效的控制炎癥。再用中藥進行調整,鞏固療效,直至徹底治愈。
五、預后與轉歸
如果患了葡萄膜炎,一定要在早期進行及時徹底的治療,要按療程堅持用中藥,爭取一次性徹底治愈。急性炎癥治療及時得當,炎癥得到控制,可較快恢復視力;若治療不當,反復發作,纏綿不愈,導致嚴重視力損害,甚至失明,喪失勞動力,影響生活質量。
因為葡萄膜炎失治或誤治,可引起許多并發癥,后果非常嚴重。如帶狀角膜變性、白內障、黃斑部及視盤水腫,黃斑表面褶紋樣改變,角膜水腫、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所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以阻止這些并發癥的發生。
治療方案
治療原則是,立即擴瞳以防止虹膜后粘連,迅速抗炎以防止眼組織破壞和并發癥的發生。由于前葡萄膜炎絕大多數為非感染因素所致,因此一般不需用行生素治療,對高度懷疑或確診的并原體感染所致者,則應給予相應抗感染治療。對非感染因素所致的葡萄膜炎,由于局部用藥在眼前段能夠達到有效濃度,所以一般不需要全身用藥治療。
1、睫狀肌麻痹劑
是治療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必需藥物,一旦發病應立即給藥,其目的在于:
①預防和拉開虹膜后粘連,避免并發癥;
②解除睫狀肌、瞳孔括約肌的痙攣,以減輕充血、水腫及疼痛,促進炎癥恢復和減輕患者痛苦。最常用的睫狀肌麻痹劑為后馬托品眼膏(1%、2%、4%)而不是阿托品,這是因為后者的睫狀肌麻痹作用和紅瞳孔擴大作用持續時間長(10-14d),使瞳孔處于固定的開大狀態,易發生瞳孔開大狀況下的虹膜后粘連,給患者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后馬托品的作用時間約18-36h,可使瞳孔處于不斷運動狀態,因此可有效預防虹膜后粘連的發生。但后馬托品的擴瞳及睫狀肌麻痹作用不及阿托品,因此,對急性嚴重的前葡萄膜炎,可給予1%-2%阿托品眼膏一日1-2次,治療1-3d后,改用2%后馬托品眼膏點眼,一日1-2次;新鮮的虹膜后粘連不易拉開時,可結膜下注射散瞳合劑(1%阿托品、1%可卡因、0.1%腎上腺素等量混合)0.1-0.2ml,對炎癥恢復期可給予 0.5%-1%的托品酰胺滴眼液點眼,一日一次。
2、糖皮質激素滴眼液
常用的制劑有醋酸氫化可的松(0.2%、 0.25%)、醋酸氟美松龍(0.1%)、醋酸潑尼松龍(0.12%、0.125%、0.5%、1%)和地塞米松磷酸鹽(0.1%)懸液或溶液。對嚴重的急性前葡萄膜炎,可給予0.1%地塞米松磷酸鹽溶液每15min點眼一次,連續4次后改為每小時一次,連續應用數天后,根據炎癥小腿情況逐漸減少點眼次數。一般不宜或不宜反復給予糖皮質激素結膜下注射,因為滴眼液點眼可在房水中達到足球的濃度,達到與結膜注射相同的效果,并能避免結膜下注射給患者帶來痛苦和并發癥。
3、非甾體消炎藥
非甾體消炎藥主要通過阻斷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而發揮其抗炎作用。已經證明,急性前葡萄膜炎,特別是手術后或外傷后所致者有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的參與,因此可給予吲哆美辛、雙氯芬酸鈉等滴眼液點眼治療,每日3-8次。一般不需用口服治療。
4、糖皮質激素眼周和全身治療
對于出現反應性視乳頭水腫或黃斑囊樣稅種的患者,可給予地塞米松2.5mg后Tenon囊下注射。方法是,選用25號針頭,從顳上或顳下方穹隆部結膜和球結膜移行處進針,在進針過程中要注意左右擺動,以避免針頭誤刺入眼球內。對于不宜后Tenon囊下注射、或雙側急性前葡萄膜炎出現反應性黃斑水腫、視乳頭水腫,可給予潑尼松口服,開始劑量為30-40mg,早晨頓服,使用一周后減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