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兒童醫院是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兒童醫院,前身是由我國優秀兒科專家富文壽及現代兒童營養學創始人蘇祖斐等前輩于...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2015年元旦門、急診工作安排
1月1日(周四)放假,1月2日起各門診正常開診
瀘定路院區1月1日門急診安排如下:
1)內、外科普通門診、各專科門診、兒保門診、中醫門診停診;
2)內、外科急診正常開診;
3)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科(包括血管瘤)普通門診正常開診,中醫敷貼正常開診;
4)心電圖正常開診;心超上午開診;
5)腦電圖停診;
6)B超日班開診,中班停診;
7)為滿足病人需求開設特需主任門診:內科(全天)、骨科(上午)、中醫科(上午)、心胸外科(全天)、皮膚科(全天)、康復科(上午)
注:各科特需主任門診掛號費 88元
北京西路院區1月1日門診安排如下:
1) 內、外科普通門診、各專科門診、推拿門診、口腔科、兒保門診停診;
2) 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科(包括血管瘤)普通門診正常開診,中醫科、中醫敷貼正常開診;
3) 心電圖正常開診;心超上午開診;
4) 腦電圖停診;
5) B超日班開診,中班停診;
6) 口腔科開設高年資醫師業余門診
7) 為滿足病人需求開設特需主任門診:內科(全天)、皮膚科(下午)、普外科(全天)、中醫科(全天)
注:高年資醫師業余門診掛號費88元
各科特需主任門診掛號費 88元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蘇祖斐
時間:2012-10-22 11:32來源:求醫網
蘇祖
斐(1898—1998)祖籍福建,1898年生于上海一個愛國商人和教育世家,自幼立志學醫。1927年畢業于上海滬江大學,獲理學士學位。1932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并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34年創辦了優秀的湖南湘雅醫學院的兒科專業,任兒科主任。
1937年她毅然放棄赴美學習機會,留滬與富文壽醫師共同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兒童醫院---上海難民兒童醫院(即上海市兒童醫院的前身),任醫務主任。在抗戰期間,救治了無數難童病兒。1947年至1948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進修兒科。1954年任上海市兒童醫院副院長,上海第二醫學院兒科系成立時兼任系副主任、教授。1982年任上海市兒童醫院名譽院長。
歷任上海市第一至第五、第七、第八屆人大代表;中華醫學會理事、名譽顧問;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副主任、名譽顧問;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第一任分會會長;《中華兒科雜志》編委、顧問;《臨床兒科雜志》編委、顧問;《國內實用兒科雜志》編委、顧問;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上海紅十字會理事;國內婦女聯合會執行委員等職。
蘇祖斐教授是我國兒科事業的先驅者,兒科醫學界的泰斗。在她的百年生涯中,為兒科醫療和營養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非凡的業績。功在當代,澤及后世,德高望重,斐聲中外。1933年她目睹舊國內許多病兒因營養不良而死亡,深感宣傳喂養知識的重要,出版了國內第一本嬰幼兒營養專著《兒童營養》,深受大眾推崇而三版其書。在1943年初版的《實用兒科學》中,關于營養各章,均由她執筆完成,奠定了她作為我國現代兒童營養學創始人的優秀地位。1950年她借鑒國外醫學的先進經驗,首創采用“聯合療法”攻克了當時醫學界公認的“不治之癥”--兒童結核性腦膜炎。在農村血吸蟲病流行期間,她帶領醫學院同學及醫院醫務人員,先后六次赴江浙農村及市郊各縣,不顧晝夜寒暑,饑渴疲勞,為兒童防病治病。1961年,她首創用鮮魚蛋白代替乳類喂養嬰兒獲得成功。又應用魚蛋白粉治療營養不良及嬰兒腹瀉,療效顯著,使當時正處于“三年困難時期”患營養不良的病兒得以救治。所著論文發表于《美國營養學報》并被聘為該學報編委。她編寫了《婦幼營養》第一冊,第二冊。1964年出版了她主編的《實用兒童營養學》一書,計80余萬字,一版再版。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兒童營養學優秀性著作,影響深遠。1978年她創立了我國第一個兒童營養研究室,實現了四十多年夢寐以求的愿望。其時,她年已八旬高齡,仍壯心不已。二次赴美國及歐洲四國考察訪問,參加“第十二屆國際營養會議”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達成協作課題,在我國首次進行了“母乳喂養情況”的大規模調查研究,為以后我國提倡“母乳喂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贊揚。1989年在上海主持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少年兒童營養基金會。陸續出版了《獨生子女營養指導》、《母乳喂養好》、《兒童營養食譜》、《小兒常見營養病營養指導》等書籍。她的眾多著作都貫串著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宗旨,不僅學術精湛且通俗易懂,深受群眾歡迎,大大促進了我國科學育兒水平的提高。
蘇祖斐教授獻身事業,博施濟眾的精神和事跡,得到了黨和國家的褒獎。她曾獲得國內“三八”紅旗手的光榮稱號。為上海市消滅血吸蟲病,記大功一次。獲國內老有所為精英獎。榮獲首屆“樟樹獎”該獎是以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名義,頒發給終生獻給兒童事業并作出杰出貢獻人物的最高榮譽。
蘇祖斐教授是醫德醫術雙馨的醫學教育家,醫務工作者的楷模。執教六十余載,提攜后學,循循善誘,她的學生早已桃李芬芳滿天下,成為兒科學界的優秀棟梁之材。她在教學中一貫強調預防為主,注重實踐,勇于探索,善于總結。尤其可貴的是她于髦耋之年還親自指導,相繼培養了數名研究生,古今中外醫學史上罕有能與之相媲美者。她于87歲高齡時加入國內共產黨,實現了她多年的夙愿。她以“百齡之身”親自動筆,以清晰的思路,準確的記憶完成了她的“百歲回憶錄”成為激勵后人的珍貴教材。感人至深,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