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醫院始建于1956年8月23日,坐落在世界優秀的天壇公園西南側,是一所以神經外科為重點的大型綜合醫院。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北京市...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 醫院資訊 > 現代人更應關注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現代人更應關注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時間:2012-10-25 11:27來源:求醫網
當前,“富貴病”不僅在城市里高發,在農村也十分常見。北京天壇醫院日前開展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北京市昌平區延壽鎮義診和老鄉家中發現,患腦血管病、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的人很多,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齡化、缺乏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預防措施。專家指出,現代人更應關注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數九寒冬,正值腦血管病的高發期,而一旦患腦血管病,致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國外有研究表明,隨著國家和民眾預防意識的提高,“富貴病”在富裕階層正在逐漸減少,可見預防至關重要。
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是指發病前的預防,即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地控制各種危險因素而達到不發生或推遲發生腦血管病的目的。因此,首先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鹽飲食、不吸煙和遠離吸煙環境、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預防和有效治療高血壓病;控制糖尿病(特別是對于肥胖或超重患者);注意血脂代謝紊亂的檢測和規范治療、房顫患者的抗凝治療,以及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的篩查。
●有效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病非常普遍,即使在55歲前血壓正常,仍有90%可能一生中罹患高血壓病,65歲以上則有2/3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率、治療率和達標率在我國仍然較低,糖尿病人應該更積極地降壓,有研究表明,更嚴格降壓能夠降低23%患腦血管病的風險。
對于老年人單純收縮性高血壓,降壓治療能夠減少腦血管病風險36%—42%;對于高齡高血壓患者(>80歲),降壓治療仍能獲益;對于有頸動脈狹窄的患者,降壓目標值會有所不同,應遵從醫生的建議。
●早期發現糖代謝異常
糖代謝異常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糖尿病已成為除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外的第三大疾病,而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患病率為9.7%,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4%。最令人擔憂的是,我國18歲以上居民對于糖尿病知曉率僅為36.1%。
糖尿病是誘發腦血管病的直接因素。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均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感性,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的患病率,從而導致腦血管病。糖尿病增加腦血管病發生危險1.8倍至6倍;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患者更年輕、更多合并高血壓、心肌梗死和高脂血癥。因此,注意餐后血糖的篩查,對減少糖代謝異常的漏診很重要。
●小心血脂代謝紊亂
大多數研究提示,隨著膽固醇水平增加,腦血管病的風險增加。膽固醇每增加1mmol/ L,腦血管病發生危險增加25%。
●房顫是危險因素
房顫患者的腦血管病風險,是非房顫患者的4至5倍,缺血性腦血管病10%病因是房顫栓塞。
●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
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在健康人群的發病率達10%左右。狹窄率在50%—99%的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腦血管病年發病率在1%—3.7%。
上述危險因素都可能增加腦血管病發作的危險,而某個人可能同時具有多種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有獨立的效應,同時這些因素具有重要的相互作用。因此,無論對于公眾還是對于醫生來說,評價一個人的總體風險很重要。
理想的腦血管病風險評估管理系統結合了標準化的臨床工具和計算機臨床提醒系統,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促進生活方式改變并輔以規范的藥物治療,能夠較好的發現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目前,北京天壇醫院已經建立了腦血管病風險評估管理系統,秉承科學和專業的精神,倡導“預防為先”的理念,目標是讓更多人遠離卒中,減輕家庭和社會的疾病負擔,從而獲得高質量和幸福的生活。
延伸閱讀
冬季怎樣預防腦血管病
身體在低溫狀態下,人體外周血管會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的上升,心臟負荷增加,增加腦血管病發作的機會。因此,寒冬季節要特別注意做好腦血管病的防范工作。
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應避免嚴寒刺激,特別是寒潮襲來,氣溫驟降時,要注意及時添加衣服。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飲食上可多吃一些高纖維綠色食物,少吃油膩食物,禁忌煙酒,膳食總體上要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可常吃黑木耳、銀耳等。血脂、膽固醇過高者建議用植物油代替動物脂肪烹調菜肴,尤以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為好。伴有習慣性便秘者,要常吃香蕉、香瓜、荸薺、蜂蜜、蜂乳、玉米粉等食物,以利潤腸通便。
第三要堅持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提高耐寒能力,可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如戶外散步、打太極拳等。紫外線照射可使機體產生一種營養素——維生素D3,維生素D3與鈣相互影響可控制動脈血壓。
第四要控制情緒防過度疲勞。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誘發腦血管病,因此,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郁、悲傷、恐懼和受驚。
第五要堅持服藥保持血壓穩定。氣候寒冷可以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病患者服降壓藥時不可隨意停服,如果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血壓反彈。因此,高血壓病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相當長時間的維持量,使血壓保持在較理想的水平。另外,高血壓病人在寒冷季節還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適當增加降壓藥物的服用量,以便使血壓達到正常標準。
第六要注意日常生活起居。醒來時不要立刻起床,應在床上活動身體,特別是老年人要請家人將室內變暖和再起床。洗臉、刷牙要用溫水,如廁時應穿著暖和。沐浴前先讓浴室充滿熱氣,等浴室溫度上升后再入浴。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等,注意保暖。等候汽車時做原地踏步等活動。
小知識
三動作識別腦血管病
當健康人突然出現頭暈、肢體發木等情況,懷疑自己發生腦血管病時,只要試著做以下三個動作,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卒中:
一是對著鏡子微笑一下,如果兩邊的嘴角不對稱了,說明發生了面癱。
二是舉雙手,堅持10秒鐘,如果一邊控制不住往下墜落,那就有可能是腦血管病。
三是說一句話,以前說得很好,發生腦血管病之后不會說話,或者是含糊不清,或者是說不出來,說明出現了語言障礙。
以上三個動作中,出現任何一個都可以判定可能出現了腦血管病。這時,家人或朋友要趕快撥打急救電話,盡快到有腦血管病急救條件的醫院就診。
如果癥狀在短時間內恢復,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多數情況下,該表現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腦梗死的前兆,發生腦梗死的機率較大,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特別提示,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與醫院共同承擔治療的風險,以免錯過治療時機。例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俗話說的“腦血栓”,在發病3小時內是溶栓治療的黃金時段,溶栓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在影像學指導下,溶栓時間窗可以擴展到6至9小時。在個別病例,動脈內溶栓可以將溶栓時間窗適度延長。這一方面需要有經驗的腦血管病醫生選擇合適的患者和合適的治療時機,另一方面需要家屬果斷做出決策簽字。雖然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腦出血,但仍有較多的患者從溶栓治療中獲益。
需強調的是,溶栓治療有一系列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同時需要個體化權衡獲益和風險,需要在經驗豐富的腦血管病醫師和團隊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