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716-8111888
- 【網址】www.jzyy1949.com
- 【地址】荊州市沙市區航空路8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糖尿病引發腎臟腫大
時間:2013-02-21 16:26來源:求醫網
一種全世界只發現過200多例、國內內發現不到10例的罕見病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荊州一醫內分泌科竟然遇到了兩例。記者昨從荊州一醫內分泌科獲悉,目前這兩位患者都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這種罕見病例名叫氣腫性腎盂腎炎。患上糖尿病后,許多患者都會患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這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之一,發病原因之一為感染,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表現為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炎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并發急性腎盂腎炎常見,但并發氣腫性腎盂腎炎卻極其罕見。如將氣腫性腎盂腎炎診斷為急性腎盂腎炎,單純保守治療,死亡率將高達60%至80%,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患者:糖尿病史7年不監測血糖
1月23日,56歲的程女士因為發燒、腹痛來到荊州一醫內分泌科,捂著肚子右側對該科室主任吳紅艷博士說,“這里疼,疼了有段時間了。”吳紅艷主任查看程女士病例發現其患糖尿病已有7年時間,詢問患者近況時發現其并未堅持糖尿病的治療,自行停用了胰島素,而且還不監測血糖。
“我感覺身體沒什么不舒服,就沒打胰島素,也沒監測血糖了。”患者程女士說道。
考慮到程女士年紀大,病程長,并且長期不監測血糖,吳紅艷博士為其做了全身檢查,通過腹部B超和CT,她發現患者右側腎臟腫大,考慮為腎盂腎炎。
醫生:徹夜查找文獻成功救治患者
吳紅艷博士告訴記者,糖尿病常因機體免疫力和防御機能下降,易合并皮膚粘膜及軟組織感染性疾病(癤、癰、蜂窩組織炎、壞疽)、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結核),真菌等感染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及體征,嚴重者由此而誘發酮癥酸中毒及昏迷。“程女士的癥狀就是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基礎上合并了泌尿系統的感染,導致腎盂腎炎。”
程女士的腹部B超和CT顯示,右側腎臟較左側腎臟大出許多,已壓迫至腹部前端。從事內分泌專業二十余年,像程女士如此腫大的腎臟,吳紅艷主任此前從未遇到過。“機緣巧合的是,我以前講課時的幻燈片里有一張類似的CT影像圖,隨即我們就翻看了相關課件,結合程女士的病情,診斷為氣腫性腎盂腎炎。”吳紅艷主任說,大多數腎盂腎炎是容易診斷的,并能成功地進行治療。如果腎臟發育正常,排尿通暢,即使是嚴重實質性炎癥,也不會引起長期性損害。但是,有時這種腎盂腎炎由于氣體生成,將發展成腎梗死,即所謂氣腫性腎盂腎炎。考慮到病例的特殊性,她組織科室博士、碩士徹夜查找中外所有相關文獻,并進行小組討論,制定周密的治療方案。最新文獻顯示,糖尿病引發的氣腫性腎盂腎炎在全世界范圍內發現過200余例,國內內發現不到10例。這種情況主要是腎臟的氣性壞疽,就像身體其他部位的氣性壞疽一樣,存在一壞死性病灶,同時伴有產氣菌。造成繼發感染,從而導致腎臟氣性壞疽。此氣體由氫氣和二氧化碳組成,由泌尿系統致病菌所產生,特別是大腸桿菌。如果將程女士的病情診斷為普通的腎盂腎炎,采用抗感染、殺菌等形式的單純保守治療,死亡率高達60%至80%。
確診后,吳紅艷主任為程女士做了右腎穿刺引流從右腎引流出了膿、血等渾濁的分泌物,結合抗感染、降糖、降壓等綜合治療,引流出的液體顏色轉成黃色,并逐漸清亮,引流量逐漸減少,右腎內的積氣、積液明顯改善。
巧合:本月初又現一例
就在為程女士右腎引流后不久,2月初,又一相同病例出現在了荊州一醫內分泌科。今年40歲的王女士患糖尿病6年,前不久出現發燒、惡心嘔吐等癥狀,在當地縣醫院醫治后無明顯效果,出現呼吸困難,診斷為酮癥酸中毒,后慕名到荊州一醫內分泌科找到吳紅艷博士。在為王女士進行全身檢查后,吳紅艷主任驚訝的發現該病例竟和程女士的極其相似,也是糖尿病引起的氣腫性腎盂腎炎,同時伴有肺部感染。
經過程女士的病例,荊州一醫內分泌科的醫生具備了診治氣腫性腎盂腎炎的經驗,隨即為王女士進行了腎臟穿刺引流,當天引流出血性液體300毫升,第二天體溫降至正常。10天以后腎臟引流液幾乎完全消失,復查腎臟積氣、積液現象明顯改善。病情迅速好轉,即將出院。
注意事項:定期監測血糖 防止并發癥
吳紅艷博士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飲食,堅持鍛煉外,還要遵照醫囑,合理用藥,切記不可自行停止用藥。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定期監測血糖,2至3天要查一次空腹及餐后血糖,一旦身體出現不適,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嚴重者需到大型醫院就醫,以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