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燕達醫院助推異地就醫︱辦利民實事解民生難題
時間:2018-05-09 11:42來源:求醫網
我國基本醫保是國家和社會根據《社會保險法》,向參保人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醫保工作意義重大,其直接關系到我國新醫改和健康國內的建設。在歷屆“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出要實現國內醫保聯網解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問題,使合情合理的異地結算不再是群眾的痛點。
醫院是醫、保、患三者的核心,醫保政策必須通過醫院這個載體才能落地,河北燕達醫院作為京東地區單獨一家非營利性質的三級綜合醫院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僅2017年先后實現了北京醫保直接結算、北京醫保三項改革,獲得了十省新農合轉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跨省異地住院直接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加入異地結算系統以來,燕達醫院通過多方努力,在解決患者異地就醫結算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患者:我們是異地就醫的直接受益者
長期以來,異地就醫報銷周期長、墊資負擔重、往返奔波等問題困擾著廣大人民群眾。如今,通過多方努力,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異地安置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符合轉診條件的其他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等異地就醫結算問題正逐步得以實現,燕達醫院作為多種醫保種類的定點醫院,也讓很多來院患者受益。
北京住院患者:有醫保 住院更踏實
北京患者張阿姨退休之后在燕郊養老。近日,張阿姨因頭暈在燕達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我是北京的社保,原來看病開藥,都是去北京,交通堵、掛號難、檢查要排期、住院要排床。現在住在燕達,社保能直接結算,還有北京大醫院的專家給我看病。在家里,用藥血壓還高呢,住在這里不吃藥,血壓都沒問題,就是因為住在這里,我覺得很踏實。” 張阿姨說道。
北京醫保在燕達醫院的實時結算使張阿姨不用再去北京排隊等床就能得到及時的治療,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也使得時間不富裕的兒女們能夠安心地工作。
據醫院數據統計,自2017年1月5日北京醫保實現在燕達醫院實時結算開通以來,持北京醫保卡來燕達就診的患者由之前的每月560人次,快速增長至每月4144人次。截止至2018年4月12日,燕達醫院累計接診北京醫保門診患者36519人次,出院患者3383人次。
本地門診患者:時時結算 就醫更便利
心內一科的老患者王阿姨來自河北廊坊,后跟隨孩子住在北京。“我一直掛盧長林主任的號,原來總是去朝陽醫院找他,后來聽說他在咱們燕達醫院出門診,我就每次從北京跑到燕郊來找他,因為這里的醫保報銷方式不但和北京完全一樣,而且這里的就醫環境好,人沒那么多,不用排太久的隊。”王阿姨說道。
據悉,自2014年,燕達醫院先后與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等簽訂了合作協議,伴隨而至的先進診療技術和優秀專家,不但使醫院醫療流程和管理水平與北京各合作醫院同質化,讓廣大京東地區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優秀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同時,還有效緩解了首都擁擠的就醫現狀。
省外醫保患者:報銷不再費周折
2017年2月,河北燕達醫院先后成為十省市新農合轉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醫療機構、國內(31省)職工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跨省結算定點醫療機構。這兩大舉措,使省外患者來燕達醫院就醫時,可以直接持卡結算,真正解決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時碰到的跑腿、墊資問題,讓很多老百姓受益。
安徽人劉凱(化名)將母親從北京世紀壇醫院轉診到燕達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母親一個星期要做三次透析,到北京的大醫院每次都要排隊。到這兒做透析,老人不僅能省去奔波、排隊之苦,還能得到醫護人員更多呵護。” 劉凱說。
劉凱一家人選擇燕達醫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安徽新農合參合人員在燕達醫院看病,能夠同比例直接報銷,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拿著一堆材料來回奔波。
據數據統計得知,2017年7月至今年3月底,不到10個月的時間內異地出院患者共計3590人次,醫保工作人員共為275名患者提供了直接結算服務。
把繁復留在幕后,將便捷獻給患者
在國內異地醫保結算推進的步伐中,燕達醫院作為河北省級的先行試點單位,目前已實現包括北京在內的國內及其他多省市的醫保、新農合的直接結算功能。隨著各套醫保“線路”的開通,燕達醫院在內外部都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政策學習熱。
對外,燕達醫院抽調醫保、財務、信息、各臨床科室骨干積極參加河北省、北京市及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的醫保政策專場培訓。對內,為助推異地就醫結算,全院上下齊心協力,做出了多方努力:全院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召開全院醫保大會,擴大異地結算知曉度;燕達醫院醫保物價部作為連接醫保主管部門和醫療服務對象的鏈條和橋梁,通過召開大型政策培訓會、走訪各科室開展面對面培訓、參加科室晨交班等方式將全院醫保工作滲透到每個角落;責任到個人,為確保一線臨床醫生或新入職人員吃透醫保政策,醫保物價部還對他們采取一對一的培訓,并在他們確認沒有問題的情況下,簽字確認,同時,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保持24小時的即時溝通。
除不斷地培訓、學習之外,燕達醫院還花費半年時間圍繞現有的“醫生工作站”開發出獨有的“開單提示功能”,即針對不同的醫保類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收費標準、報銷標準等都有詳細的提示,讓醫生在開單子時有章可循。
助推異地就醫結算,我們一直在路上
與北京通州只隔一條河的燕郊被稱為北京的后花園,一個僅能承擔30萬常住人口的小鎮,由于這里房價相對北京便宜,數十萬外地人選擇在這里買房居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人口已經突破了百萬,面對大量的外地人口,醫療資源的保障也顯得尤為重要,燕達醫院作為河北省、廊坊地區的定點醫院,勢必要接診大量的異地就醫患者。
同時,隨著燕達醫院與北京優質資源的合作,國內很多優秀專家,比如兒科專家吳鳳岐、普外科專家李基業、心胸外科專家王文璋、泌尿外科專家張鵬等等一批優秀專家的加入,讓來自國內各地的患者慕名而來。
國家雖然曾多次出臺政策提倡和鼓勵社會辦醫,但是很多時候民營醫院的性質卻成為了報銷的一大阻礙,甚至出現一聽說是民營醫院就不予報銷的現象。“這種情況很常見,比如來自河北省邯鄲市的患者在燕達醫院就醫后,回到家鄉報銷,就被這個解釋給拒絕,每每碰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會幫助患者去和他所在地區的相關部門一一溝通,必要時還會把燕達的醫保合作協議副本、財政發票的版式傳真過去。通常情況下,對方在了解到燕達醫院是非營利性的三級綜合醫院,且醫保資質無誤后都會給予正常報銷。”醫保物價部吝衛敏主任說道。
醫改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三醫聯動是關鍵。而異地就醫結算則是其中的一個要素,只有醫改工作各個要素環節統籌結合、協同發力,才能更好地發揮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實際效能。在這其中,河北燕達醫院如同國內推進異地就醫結算進程中的一個現實縮影,為提高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而不斷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