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始建于1972年,是國內建院最早的地市級腫瘤專科醫(yī)院和國內第一批...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安陽腫瘤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影響癌癥預后的因素
醫(y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影響癌癥預后的因素
時間:2012-10-24 18:26來源:求醫(yī)網
癌癥患者存活年限的長短和存活質量如何,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除了進行的各種治療外,據臨床觀察,主要還有以下幾種因素影響著癌癥的預后:
心理因素面對患了癌癥這一強烈的惡性刺激,強者和弱者會產生不同的神經和心理反應,當然其預后也有所不同。以醫(yī)院曾收治的兩例典型病例為例:一位老紅軍年被確診為肝癌,肝癌乃癌中之癌,其惡性程度之高,死亡速度之快,均為癌癥之首。老紅軍面對這一診斷不是唉聲嘆氣、怯懦懼怕,而是勇敢地和肝癌抗爭,積極配合治療,經肝動脈栓塞治療后,至今已健康存活15年之久,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醫(yī)學奇跡。另一位老人患了胰腺癌,因其心理素質較差,醫(yī)生便告之為胰腺炎,住院兩月,其體重增加,癥狀改善。孰料后來被其從國外匆匆趕回探視的女兒不小心說穿,聞聽自己得了癌癥,這位老人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第二日便與世長辭了。后證實,是由于強烈的精神刺激使其羸弱的神經不堪重負而致胰腺大出血而死亡。
惡性程度的高低若病理報告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便表明其惡性程度較高。因為此類癌細胞更原始、更幼稚,其生長繁殖速度更快、核分裂明顯,在局部呈浸潤性生長,早期便可發(fā)生轉移,在短時間內即可引起全身各器官功能障礙,及營養(yǎng)物質大量消耗。如有兩名女性,同時患了乳腺癌,均做了治療術,一個至今仍正常工作、生活,一個已去世多年。這是因為前者所患為乳腺導管癌,屬分化較好、惡性低的癌癥;后者為乳腺硬癌,是細胞分化低、惡性度較高的單純性乳癌。
發(fā)現及治療早晚臨床上常根據腫瘤的大小,有無轉移,以及局部浸潤程度將腫瘤分期。如大腸癌可分為四期,Ⅰ期手術后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Ⅱ期60%~80%,而Ⅲ、Ⅳ只有20%。
年齡癌癥患者年齡越輕,因其內分泌系統(tǒng)較旺盛,預后也越差。諸如卵巢癌、腸癌等,青年人均比老年人預后差。青年人患癌癥后很早就會發(fā)生轉移,這是因為其身體內的細胞新陳代謝旺盛,癌細胞也因而繁殖迅速,腫瘤生長速度極快,并使組織器官功能迅速衰竭,即使手術也極易復發(fā)。另外,由于人們習慣地以為癌癥好發(fā)于中老年人,因而青年人患癌不易早期發(fā)現,及至發(fā)現已至晚期,其預后也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