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72年,是國內建院最早的地市級腫瘤專科醫院和國內第一批...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如何才能做到三早?
時間:2012-10-24 18:29來源:求醫網
顯然,已經做到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再做早期治療就比較容易了,因此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就成為三早的重點。經過長期探索,現代腫瘤學形成了一系列措施來實現早發現早診斷。
1、普査 對一定地區所有的人(即自然人群)或易患某種腫瘤的高危人群采用簡便、準確、經濟、易接受的方法進行檢查,從中發現某種腫瘤患者(如胎甲球檢查發現原發性肝癌)。此法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2、健康檢查 有條件的單位或個人開展體格檢查及一些必要的輔助檢查如胸片、B超,可早期發現腫瘤。個人定期隨診癌前病變如乳腺囊性小葉增生病可在惡變早期發現并確診。常見癌前病變參見預防章。
3、對早期癌癥癥狀的警惕 癌癥早期癥狀雖不明顯,但只要患者對其蛛絲馬跡加以警惕及時就醫,初診的醫生能予以重視并利用一定的醫療技術,許多早期癌癥能及時被正確診斷的。
由于對早期發現的重視和方法技術的提高,目前該項工作有很大發展,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開展了三早工作。我國雖為發展國內家,由于政府重視也在食管癌、肝癌、鼻咽癌、宮頸癌等的早期發現工作上作出了突出成績,居世界先進水平。如在癌癥高發區通過普查,使早期食管癌占全部發現的食管癌的81.4%,早期宮頸癌占72.8%;應用簡便血清學方法,有些鼻咽癌提高8-10年被發現,早診率提高到80%-90%;應用胎甲球蛋白(AFP)和B型超聲聯合檢查可發現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贏得了早期治療的好機會。
然而,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大多數病人確診時已屬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療的較好時機。造成這種窘迫局面的原因,一方面與目前經濟欠發達而不能廣泛開展普查與健康檢查有關;另一方面與許多群眾缺乏有關癌癥防治知識有關,尤其是缺乏早期癥狀的知識。而不是因為目前的醫療設備不夠精密先進和普及。實際上目前大多數中下級醫院已普及了纖維內鏡、高質量的B超、CT等,可以發現早期腫瘤。
因此要改變目前腫瘤殘疾率和死亡率高的現狀,就必須重視科普宣傳,使普通群眾尤其高危人群掌握自我防治知識包括識別腫瘤早期信號,自覺接受普查和定期體檢,掌握自我檢查的方法,以達到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