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恢復
時間:2012-03-26 14:51來源:求醫網
一、什么是骨髓炎: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作,多年不愈的病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
二、骨髓炎的危害:
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局部疼痛,若診斷不及時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濃、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癥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應急辦法,但落下終生殘疾,且手術費用昂貴,給病人和家庭造成痛苦.
三、骨髓炎發病人群:
1.急性血源性敗血癥;
2.新生兒、未成熟兒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3.免疫功能不全的成人和青年;
4.類風濕,風濕性關節炎合并化膿性感染;
5.糖尿病合并化膿性感染;
6.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多發性關節感染;外傷.
四、為何骨髓炎多發難治:
臨床上對骨髓炎、骨與關節感染、骨結核等疾病的治療多采用手術徹底清除病灶、摘除死骨、切除不健康的肉芽組織及斑痕組織、消滅死腔、選用閉合性持續沖洗、吸引療法、肌皮瓣或骨瓣移植、大網膜移植等方法進行治療和修復缺損.病人痛苦大,費用高,治療時間長,療效不理想,部分病人會終身致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