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座落于湘江之濱、湘潭市東湖路295號,建于1982年,占地面積23526平方米,建筑面積32183平方米。在婦幼人... [ 詳細 ]
普及無創技術促進自然分娩
時間:2012-10-27 09:37來源:求醫網
十月懷胎、生兒育女是女性一段幸福與艱辛并存的生理自然過程,是意義重大的人生經歷。婦幼保健院履行政府賦予的公共衛生職能,一直承擔著我市婦女兒童保健職能,為降低我市出生缺陷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了進一步提升產科工作質量,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推廣國際產科管理及服務模式,11月1日到2日,由國內婦幼保健協會主辦,美國婦產科學院院士、舊金山醫療中心產科范淵達教授等國內國際優秀專家來市婦幼保健院講學,主要介紹《美國產科進展及服務模式》、《分娩機轉與難產》、《現特需試管期健康教育及產時應用》等內容,傳播先進準確的孕產醫療信息。這不僅有利于市婦幼產科與國際接軌提高醫療水平,也是全市婦嬰的福音。
近年來,由于社會認識存在誤區、產婦心理恐懼等原因,國內的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現已高達50%左右,比控制在20%以下的歐美等發達國家要高成倍!其實,剖宮產只是多種分娩方式之一,主要對象是沒辦法正常分娩的孕婦,而絕大多數產婦適宜自然分娩(順產)。
據調查研究顯示,剖宮產平均出血量是正常分娩的1.5倍,剖宮產孩子動手和社交能力略差。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剖宮產給婦嬰帶來的危害,市婦幼不以追逐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的,一直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積極控制剖宮產率,目前已降低到20%左右。這對保留女性會陰的完整性,減輕生產留下的傷口疼痛,降低家庭生育費用水平有著重大的意義。
這次市婦幼通過采取學術講座與臨床帶教、現場指導等形式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將實現逐步轉變“產婦是病人”的固有觀念,減少醫療干預和產科創傷,促進自然分娩,降低無醫療指征剖宮產,進一步提升市婦幼產科質量,真正將保障全市母嬰健康造福婦女兒童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