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醫院位于[ 詳細 ]
警惕!痔瘡或是直腸癌的“偽裝”
時間:2012-10-29 17:02來源:求醫網
據媒體報道,李輝(化名)大約在3年前查出患有痔瘡,時常便血,但是不痛不癢。他沒太在意,直到最近,他日漸消瘦,便血增多,全身明顯乏力。妻子勸他去醫院檢查,才發現他已經得了直腸癌。由于民眾對直腸癌了解比較少,臨床上,90%以上的直腸癌在初期會被誤診為痔瘡。
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分(占60%左右)。直腸癌往往被誤診為痔、細菌性痢疾、慢性結腸炎等。
早期直腸癌排便有改變 甚至出現便血
直腸癌在臨床上早期常無癥狀,或者癥狀無特異。多數患者早期可有排便習慣改變和便血,呈現便頻、排便不盡感。其中,便頻不同于腹瀉,次數比正常多,但糞便性狀正常或改變不多。而便血多數量不多,色鮮紅,可與糞便不混,常被誤當作痔。
當癌腫發展增大,可出現便秘,排便困難、糞便變細,并伴下腹脹痛不適等癥狀。男性患者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障礙或淋漓不盡等感覺,如果癌腫穿透膀胱,則尿中可出現氣體逸出和糞質;女性患者癌腫增大后,可出現白帶增多,陰道內出現糞質、血性分泌等癥狀。晚期時,患者可出現尾骶部疼痛,墜脹感,常伴有乏力、消瘦、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
誤診率高的主因:沒有進行肛門指診、直腸鏡檢查
誤診率高達60%~80%,其主要原因是沒有進行必要的檢查,特別是肛門指診和直腸鏡檢查。直腸癌的診斷主要依據有兩個:
1、排便習慣及性質改變。
2、直腸指檢、直腸鏡檢查,發現直腸內質硬不規則之包塊,取組織深入病檢便可證實。
其實,直腸癌的診斷并不困難,約75%以上的患者僅通過簡單的直腸指診就能發現病灶。許多早期便血患者,通常以為是小小痔瘡,未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