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市中醫(yī)院是一所集醫(yī)療、教學、科研、急救、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中醫(yī)院。始建于1928年,前身是張愛白先生創(chuàng)辦的處仁醫(yī)院,1981年...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紹興市中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冬季養(yǎng)生
冬季養(yǎng)生
時間:2012-11-02 15:40來源:求醫(yī)網
冬季,即農歷10月、11月、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jié)氣。
【生活調護】
應時起居:冬三月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養(yǎng)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晚起以養(yǎng)陰氣,日出而作,以避嚴寒,求溫暖。衣著要暖和、寬松、柔軟。腳要保暖,睡前用溫水洗腳,并搓腳心100—200次,以補腎健腦。總之,冬季宜養(yǎng)藏為本,強腎助陰,以順應自然,御寒健身。
【情志調護】
冬季要以安定清靜為根本,以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緒上的穩(wěn)定。在冬季應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和刺激,讓心情始終處于淡泊寧靜的狀態(tài),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靜自如,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樂觀喜悅的情緒。
【飲食調護】
1、以食物熱氣治寒:冬季陽虛陰盛,宜食溫性食物,以食物熱氣治寒,以“和血行氣,壯神御寒”。常見的溫熱食物有:牛肉、羊肉、狗肉、雞肉、桂圓肉、棗、蛋類、山藥、豬血、糯米、韭菜等。
2、養(yǎng)腎防寒:冬季養(yǎng)生調養(yǎng)攝取食物當以補腎溫陽、培本固元、強身健體為首要原則。冬季調養(yǎng)攝取的食物宜溫性,忌寒涼。常以鹿肉、狗肉、羊肉、麻雀、韭菜、蝦仁、栗子、胡桃仁等溫補腎陽,以海參、龜肉、芝麻、黑豆等填精補髓。
3、冬季宜吃“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菇、烏骨雞,旨雞、烏賊魚、甲魚、海帶、紫菜等。
4、冬季易進補:冬令進補養(yǎng)生,首先應遵循“藥補不如食補”的原則,以食物之性,補機體之虛,糾陰陽之偏。
【食療方】
1、枸杞大棗玉米渣粥:玉米渣100克,大棗10個,枸杞15克。
做法:1、枸杞、大棗用淘洗干凈;2、鍋中加入燒開。下入玉米渣慢火煮至半熟時,下入大棗和枸杞,慢火煮至半熟,即可出鍋。此粥有補肝、腎,降血糖的功效。
2、羊肉蘿卜小米粥:小米150克,白蘿卜70克,羊肉50克,香菜15克,鹽、味精、料酒各適量。
做法:1、羊肉切丁,白蘿卜切滾刀塊,香菜切小段;2、鍋中加入水燒開,下入羊肉、料酒汆水,撇去浮沫,撈出用水沖干凈。3、另起鍋加水燒開,下入小米、羊肉丁小火燉。肉快要熟時,下入蘿卜塊,燉至米湯粘稠,調味即可出鍋。
此粥有促進食欲、健脾和胃、增溫御寒、滋陰腎氣、補虛清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