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中醫院始建于1956年,經過五十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張志堅? 停診。
?
張琪 1月5日停診改6日上午門診,1月8日下午停診。
?
葛信國 1月8日停診改7日門診,1月12日下午停診改13日上午門診,15日上午停診改16日上午門診。
?
沈曉瑛? 1月5日停診。
?
李淑萍 1月7日—9日停診,1月19日—26日停診。
?
陳岱 1月7日、8日停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三伏天,“火”了冬病夏治
時間:2012-11-03 10:25來源:求醫網
今年7月18日正式入伏,隨著氣溫節節攀高,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入伏以來,每天都有余人次來到中醫醫院進行冬病夏治的治療,冬病夏治為何如此“火爆”?有哪些人群適合冬病夏治呢?又有哪些人不適合呢?治療期間有什么注意事項嗎?筆者來到了中醫醫院,探究這些問題的答案。
冬病夏治始于清代,由來已久,它是在自然界陽氣最足之時,借助這個外力,通過陽性的藥物貼敷在人體的相應穴位上,此時人體毛孔張開,有利于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從而將人體內的寒濕驅除,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傳統中醫認為,冬病患者本身體質偏于虛寒,在冬天治寒癥,就像是“回南天曬衣服”。三伏天,人體陽氣達到四季的最高峰,此時治療冬病,積寒容易被趕出來,此外還能增強抗病能力。所以,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較好時節。
適應人群:抵抗力低下的兒童
小兒哮喘:主要癥狀有咳嗽、氣喘氮鳴、胸悶氣急。此屬變態反應性疾病,多為陽氣虛弱所致。肺、脾、腎三臟不足、痰飲留伏是哮喘發病的內因;氣候轉變、寒溫失調是哮喘發病的誘因。痰飲、寒邪皆屬陰屬寒且哮喘多在冬季發作,因此,小兒哮喘就季節而言應屬冬病,以寒癥多見。常用藥物白芥子、甘遂(溫化伏痰、直通肺氣)、元胡(辛散溫通、活血利肺氣)、細辛等,研磨后加姜汁調勻,在背部膀胱經、肺俞、膈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進行貼敷,諸藥合用,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讓藥物在特定穴位上被吸收,布散全身,藥穴同療,以達到疏通經絡、調節陰陽、行氣散結、抗御病邪的作用。一般一個療程5次,每隔3-5天貼一次,每次2 至3小時,感覺人體局部皮膚有疼痛或灼熱感時,即可揭下膏藥。一般來說,到兒科連續貼3-5年為宜。
反復呼吸道感染:主要癥狀有感冒癥狀、咳嗽、打噴嚏、發熱、咽痛,而且反復發作,病程遷延。指在一年內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復發作超過規定次數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一般屬于中醫“體虛感冒”、“咳嗽”、“痰飲”、“喘癥”等范疇。多發生于肺、脾、腎三臟功能不足及營衛失和、衛表不固,臨床以脾肺兩虛最為多見。兒科常選擇肺俞、大錐、天突等為主要治療穴位。這一治療方案選擇于癥狀緩解期,因此不論膏藥的藥物組成,還是俞穴的選擇,都針對痰飲內停這一病理機制,祛除痰濕、宣通肺氣、御風固表,以求根除病邪、防患于未然。
脾胃虛弱:主要癥狀為不愛吃飯、胃口不好、消化不良、便秘等,可以通過夏季推拿進行改善;另外,由于夏季是生長發育的高峰,一些發育遲緩、較為弱小的孩子也可以通過推拿等方式促進生長。一般小兒推拿科的治療對象指6歲以下的小兒,進行推拿的穴位在手部、胸口和背部,每次推拿要持續15-20分鐘,一周可以推3-4次,每個夏天推一個月即可,連續堅持3年,孩子的抵抗力明顯增強,到了冬天也不容易生病了。小兒推拿克服了小兒服藥難及藥物的毒副作用,是一種真正的綠色自然療法。在治療時必求其本,辨證論治為要點,從而達到扶正祛邪,調整臟腑,增強體質,防治疾病的目的。
適應人群:老慢支、哮喘的成年人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主要癥狀為咳嗽、有痰,陽氣弱,冬天穿的衣服比別人多,還四肢發冷,平時一天咳兩三口痰,稍遇冷,痰量明顯增多至一天 20多次。嚴重的還會產生并發癥,如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再到后來的氣喘等。這類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一般遇到冷熱交替就會不適應,還有感冒后容易誘發。三伏天貼敷對一到冬季就特別容易發病的患者,或者是夏季空調過冷,受涼發病的患者特別有效。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肺氣虛、腎氣虛等原因造成的,而夏季貼敷可以有效地補肺、益腎、散寒、化痰。一般情況下,肺系疾病的貼敷治療需要每5-7天進行一次,每次20分鐘至3個小時不等,主要依個人感覺不同而異,感覺到發熱就可以了。每個療程需要貼敷5次,整個治療需要持續3年,如果感覺好的話也可以多進行幾年的治療鞏固。
適應人群: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虛寒性腰痛的成年人
肩周炎、頸肩痛:肩周炎是肩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的一種范圍較廣的慢性退行性病變。因為本病多發生于50歲以上的人群,多因感受風寒之邪而發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故中醫有“五十肩”、“漏肩風”、“肩痹”之稱,是一種冬季的多發病。而頸肩痛是目前很多長期坐辦公室人群的高發病,許多人工作時間稍微一長,就感覺到頸肩部疼痛,酸沉,有時還會有頭疼、頭暈、胸悶、睡眠不好、手麻等癥狀。這兩種頸肩疾病的患者可以通過三伏天進行針灸來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俗稱“打伏針”。這一治療過程通常需要持續2至3年。
老寒腿:針灸主要是通過刺激人體的穴位經絡,以調和陰陽,疏通經絡,扶正祛邪,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伏天”氣候炎熱,人體腠理開泄,經氣旺盛,針灸治療時,較易激發經氣,產生針感,從而提高療效,使一些陳年頑疾得到治愈。“打伏針”具有祛風散寒、疏經通絡的保健作用。因此,除了肩周炎、頸肩痛之外,一些遇冷加重的疼痛、僵硬、關節腫脹和壓痛等風寒濕癥都可以通過“打伏針”治療,一些頑固性關節炎、中風患者在三伏天針灸效果較好。對于身體虛弱者來說,三伏天針灸、拔罐能起到與冬天吃補品一樣的效果。
適應人群:過敏性體質人群
過敏性結膜炎:主要癥狀為眼睛發癢、怕光,眼角有黏性分泌物,眼睛充血、水腫。 其實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眼病,好發于體質虛弱的人群和易過敏患者,主要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力,達到控制疾病,減少發病次數的作用。采用穴位貼敷療法,選肺俞、腎俞、脾俞穴位進行貼敷。
過敏性鼻炎:主要癥狀為鼻癢、打噴嚏、鼻塞、流清涕。分為兩種,一種是季節性的,主要是由于春季花粉過敏,或者是生活中其他過敏源引起的;另一種則是常年性的。而冬病夏治主要針對的就是常年性的一類,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屬于寒癥。這類過敏性鼻炎屬于虛寒癥,病人體內寒氣重,秋冬寒冷的時候就容易發病,或者夏季空調溫度過低也易誘發。該病為本虛標實,風、寒等外邪而發病。本虛為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致肺脾腎虧虛。因此,他們的治療應補肺溫腎以固本,同時輔以解表通竅,標本兼收。采用穴位貼敷療法,選肺俞、腎俞、脾俞穴位進行貼敷。
專家提醒:盡管冬病夏治對許多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但并非適合所有人群,如孕婦,有嚴重心、肝、腎、腦疾病,惡性腫瘤,嚴重糖尿病患者,嚴重過敏體質患者,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燒、正在咳喘等)的病人應慎用或禁用。另外,冬病夏治在夏天,盡管天氣較為炎熱,但有寒性、慢性和冬天多發病的病人夏季要注意不要貪涼,不易長時間在空調房間或室內空調溫度不要調得過低。治療期間應忌食生冷、甜食、油膩和腥、酸、辣、酒等刺激食品,以清淡飲食為好,以免影響治療效果。穴位貼敷處起水泡,屬正常現象,請不要弄破,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