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原是一所鄉鎮級衛生院,經過近20年發展建設,現已成為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是大醫附屬一院技術協作醫院;遼寧醫學院研... [ 詳細 ]
偏癱患者便秘三問
時間:2013-03-05 17:27來源:求醫網
一、偏癱患者如何預防便秘?
1. 飲食 因為糞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所以通過飲食調節來防治大便秘結是簡單易行的方法。首先只有足夠的飲食量才足以刺激腸蠕動,使糞便正常通行和排出體外。其次要注意飲食的質, 主食不要過于精細,粗糧和雜糧因含纖維素較多,不易被消化吸收,可以增加對腸管的刺激量,利于大便運行,是促進排便的食物,其比重應占主食的一半以上;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香菇、魔芋、萵苣、菠菜、卷心菜、白蘿卜、木耳等。足量飲水利于腸內容物的通過,故偏癱患者較好能夠定時定量飲水;另外可多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通便的同時也可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2. 日常起居 多喝溫水,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證足夠的營養、維生素和纖維素;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以逐步恢復或重新建立排便反射。清晨起床后,空腹飲淡鹽水 200ml以促進腸蠕動,有步行能力的患者在室內外走動10~15分鐘,再去洗手間蹲便,即使無便意也應堅持10分鐘。晚上入睡前2小時再飲水 200ml,與早晨的流程相同,如此每天重復,大約在1~2周內即形成習慣,排便反射逐漸建立起來。此法對習慣性、頑固性便秘患者效果更為顯著。
二、偏癱患者便秘應該如何治療?
1. 基礎治療
(1) 對癥治療 若患者因腸道不全梗阻而出現腹脹、腹部隱痛等便秘的癥狀,可采用溫水灌腸或藥物保留灌腸治療;如為病理性梗阻,應及時手術治療。對于由肛裂、肛瘺、肛門周圍膿腫、巨大內痔合并感染等所引起的便秘,應從肛門內給藥以軟化大便,使大便通暢,同時積極治療肛周疾病。若患病期間所用藥物存在導致便秘的副作用,應盡快減量或停服。
(2) 藥物治療 存在頑固性便秘的偏癱患者可應用番瀉葉、開塞露導瀉;必要時可加服對腸道刺激性小的緩瀉劑—鹽性瀉劑(如硫酸鎂),滲透性瀉劑(如甘露醇),膨脹性瀉劑(如用麩皮、魔芋粉、瓊脂做的充腸劑),潤滑性瀉劑(如石蠟油)等,使用時間不應超過1周。
蘆薈膠囊、芝柏地黃丸等口服中藥對腸道的刺激性小,可作為便秘期的常規用藥;女性便秘患者若同時配合中藥黃芪、夏枯草加20g沸水沖服飲用,會收到更好的效果。胃腸動力藥(如嗎叮啉、西沙必利、替加色羅等)能夠縮短人的結腸轉運時間,增加大便次數,預防便秘;思連康(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調解菌群藥物同樣能夠起到預防便秘的效果。
2. 康復治療
(1) 物理因子治療 調制中頻和超短波等物理因子能夠有效促進機體細胞功能的恢復及紊亂神經的復原,促使痙攣的肌肉松弛,恢復排便動力,使糞便順利排出。有條件者還可采用生物反饋治療,通過測壓設備和肌電設備使患者直觀地感知其排便的盆底肌的功能狀態,意會在排便時如何放松盆底肌,如何根據腹內壓力變化來調整排便動作,從而掌握正確的排便方式,此法需經反復訓練、建立條件反射來實現。
(2) 運動治療 為改善受損神經功能,盡快恢復正常排便反射,可綜合運用多種運動療法。如部分偏癱患者無法自行如廁,此時應積極練習臥位大便的方法,一些實用動作如“橋式運動”、腹式呼吸、腹肌力量練習、膈肌練習、盆底肌練習的熟練掌握即相當重要。
(3) 作業治療 針對偏癱后便秘患者的作業可選擇放松性的園藝、體操、太極、氣功等,從而增強患者對動作的控制和運用能力,促進排便動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患者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3. 心理治療 偏癱患者若合并便秘,易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心理問題,針對偏癱患者因長期排便不暢所致的排便抵觸心理,可應用放松療法、陽性強化法等行為治療;若患者易于受到暗示,可采用催眠治療;也可增進患者與醫生、患者與家屬之間的溝通,將家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家庭治療,以此通過心理導引的方式解決生理問題。
三、偏癱患者便秘如何進行自我康復?
為促進排便,可以按摩患者腹部,由右下向右上,轉向左上,再轉向左下,直至恥骨部(即沿著回盲部、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的順序),以螺旋移動方式每次按摩5~10次,每日堅持3~5次;可囑患者每晚臨睡前平臥于床上作腹式運動(作深腹式呼吸) 每次15~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