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區婦幼保健院于1981年5月成立,擔負著全區1/2婦女兒童的醫療、保健工作,是嘉定區第一家“上海市服務誠信先進單位”。
... [ 詳細 ]寶寶的早期教育很重要
時間:2012-11-05 10:32來源:求醫網
作為寶寶啟蒙老師的家長們,要做好寶寶的早期教育,掌握一些早期教育的內容,及時對孩子的生活習慣和日常行為進行指導,遵循小兒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保障和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成長,以下是寶寶幼兒階段的早期內容
大小便訓練:嬰兒3個月后可以把尿,會坐后可以練習大小便坐盆,每次約3-5分鐘,小便訓練可以從6個月開始,先訓練白天不用尿布,然后是夜間按時叫醒坐盆小便,最后晚上也不用尿布,在此期間,嬰兒應穿容易脫的褲子,培養排便習慣,18-24個月時幼兒開始能夠自動控制肛門和尿道括約肌,而且認知的發展使他們能夠表示便意,訓練過程中家長應注意多采用贊賞和鼓勵的方式,訓練失敗時不要表示失望或責備寶寶。
視、聽能力訓練:對3個月內的嬰兒,可以在嬰兒床上懸吊顏色鮮艷、能發出聲及轉動的玩具逗引嬰兒的注意,每天定時放悅耳的音樂,經常面對嬰兒說話、唱歌。3-6個月嬰兒需要進一步完善視、聽覺,可選擇各種顏色、形狀、發生的玩具,逗引嬰兒看、摸和聽,培養分辨聲調和好壞的能力,用溫柔的聲音表示贊許、鼓勵,用嚴厲的聲音表示禁止批評。對6-12個月的嬰兒應培養其稍長時間的注意力,引導其觀察周圍的事物,促使逐漸認識和熟悉常見的事物,以詢問的方式讓其看、指、找,從而使其視覺,聽覺與心理活動緊密聯系起來。
動作的發展:家長應為嬰兒提供運動的空間和機會,2個月時,嬰兒可開始練習空腹俯臥,并逐漸延長仰臥的時間,培養俯臥抬頭,擴大嬰兒的視野。3-6個月,嬰兒喜歡注視和玩弄自己的小手,能夠抓握細小玩具,應用玩具練習嬰兒的抓握能力,訓練翻。7-9個月,用能夠滾動的,顏色鮮艷的軟球等玩具逗引嬰兒爬行,同時練習嬰兒站立,坐下和邁步,以增強嬰兒的活動能力和擴大其活動范圍。10-12個月嬰兒會玩躲貓貓的游戲,鼓勵嬰兒學走路,1-2歲幼兒要選擇發展走,跳,投,攀登等發展肌肉活動的玩具,如球類、拖拉車、積木、滑梯等。2歲后的幼兒開始模仿成人的活動,玩水、沙土、橡皮泥,在紙上隨意涂畫,喜歡奔跑,蹦跳等激烈刺激性的運動。故2-3歲的幼兒要選擇能發展動作、注意、想象、思維等能力的玩具,如形象玩具、能拆裝的玩具等。
語言的培養:語言的發展時一個連續的有序的過程。嬰兒出生后,家長就要利用一切機會和嬰兒說話,或逗引嬰兒咿呀學語,利用日常接觸的人和物,引導嬰兒吧語言同人和物及動作聯系起來。5-6個月開始培養嬰兒對簡單語言作出動作反應,如用眼睛找詢問的物品,用動作回答簡單的要求,以發展理解語言的能力。8-9個月開始注意培養有意識地模仿發音,如爸爸媽媽等,寶寶對語言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現欲,喜歡問問題、唱簡單的歌謠,翻看故事書或動畫等。成人應滿足其欲望,經常與其交談,鼓勵其多說話,通過游戲、講故事唱歌等促進幼兒語言發音,并借助動畫片等電視節目擴大其詞匯量,糾正其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