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痔瘡不愈要警惕癌變
時間:2012-03-26 12:56來源:求醫網
長期痔瘡不愈要警惕癌變,痔瘡的發病率較高,常言道“十男九痔”。故人們對便中帶血的認識大部分考慮為痔瘡。該患者在確診前10年就出現大便規律變化,且便中帶鮮血,當地醫院確診“痔瘡”,經痔瘡治療后好轉。因此,在長期的治療中形成了思維定勢,只要出現便中帶血就認為是“痔瘡”。主觀堅持是“痔瘡”會延誤了診斷時機。如果患者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有可能在早期發現結腸癌灶,及時予以手術。因此,提高結、直腸癌療效最有效的辦法是早發現、早治療。
生活“西化”,助癌逐年上升
結、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病,除少數發達國家外,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亦逐年升高,以上海為例,1973~1993年結、直腸癌發病率每年遞增4.2%,比全球平均遞增速度還要快。既往研究表明,國內結、直腸癌患者發病年齡比歐美國家提早近15年,30歲以下患者占12%,因此,我國中青年人群更需高度警惕結直腸癌。
既往認為,在歐美國家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高,是一種與西方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我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不斷升高也與生活方式是相關的。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丟棄了以往健康的、以水果蔬菜類的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搭配,取而代之的是高蛋白、高能量的攝入,生活方式開始“西化”,從而導致結、直腸癌發病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