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州市中心醫院
臺州市中心醫院創建于2000年6月,是一家集醫療、預防、科研、教學和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規劃占地面積200 畝 ,建筑面積 12...
[ 詳細 ]
- 【類型】三級 / 綜合醫院
- 【電話】0576-88526222
- 【網址】www.tzzxyy.com
- 【地址】浙江省臺州市經濟開發區東海大道999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我院開展椎間盤微創手術讓椎間盤突出患者受益
時間:2012-11-05 17:34來源:求醫網
椒江女子羅某十年前因為椎間盤突出在我院就診。她毫無選擇地接受了手術治療。羅某手術過的椎間盤一直好好的。但因為用腰過度,不久前羅某另一節椎間盤再度突出。這次,我們的醫生給出了十年前無法給出的選擇——微創手術。
臀部痛到只能趴著
不久前,一位患者找到我市優秀脊柱外科專家、我院骨科主任滕曉求診。患者姓羅,女性,今年58歲,來自椒江。滕曉和她見面時,她是趴在醫院平車上的。
羅某告訴滕曉,一個月前,她發覺自己臀部及左側腿部疼痛。開始的時候倒還不算很痛,但很快疼痛就厲害起來。羅某開始到處求醫吃藥,但疼痛沒有絲毫減輕。一個月都沒過她就痛得沒法下地了。因為屁股痛,所以她根本沒法躺,只能趴在床上。這時她才沒辦法準備到大醫院。
得知這次給自己看病的醫生姓名,羅某才想起來滕曉就是十年前給她動過手術的醫生。
沒有選擇的腰椎間盤手術
十年前,羅某因為突出的腰椎間盤卡壓到神經,導致她右腰和右腿劇痛。劇烈的疼痛讓羅某根本無法行走,只能臥床。后來沒辦法只好到市中心醫院就診。當時的接診醫生就是滕曉。
當時羅某是腰4/5椎間盤突出。卡壓到神經才導致羅某腰腿劇痛無法行走。后來滕曉就給羅某做了手術。手術名稱叫游離髓核摘除術。
游離髓核摘除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規和經典的手術方式,時至今日仍然是骨科醫生們運用得最多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之一。
當時羅某的情況屬于腰椎間盤突出中最常見的類型,完全符合實施游離髓核摘除術的手術指證。于是滕曉就按照治療常規給她做了最適合的游離髓核摘除術。
那時骨科還沒有微創手術,所有手術都是傳統的開放手術,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開大刀。所以實際上羅某和滕曉對手術方式根本就沒得選擇。
所以雖然羅某手術很成功,恢復情況也很不錯,但她也在醫院躺了十來天才達到出院條件。出院后,她又在家休養了3個多月才慢慢地重新開始工作。
之后的十年時間直到這次發病,羅某的腰腿都一直很利索,從沒出現過問題。對于手術的療效,羅某十分滿意。“除了腰上超過10厘米的刀疤,我幾乎都忘了自己曾經是一個動過大手術的病號。”她說。
多出的手術選擇
滕曉檢查了羅某的情況后給她安排CT及磁共振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羅某上次手術的腰4/5情況很好,出問題的是相鄰的腰2/3。這次的突出不但位置高,而且突出的情況跟上次大不相同,屬于非常少見的極外側型的椎間盤突出。而這次發病的原因跟上次一樣,都是羅某平常干活時用腰過度引起的。
鑒于羅某的情況,滕曉提出,手術是肯定要做。“否則(羅某)根本不可能站起來,而且還必須繼續承受劇烈的疼痛。”他對羅某和她的家屬說。但在商討手術方式時,滕曉給出了十年前他沒法給出的選擇——微創手術。對微創手術的好處有一定了解的羅某全家聽了之后十分欣喜,當即就定下來要做微創手術。
微創手術很先進也很難
據了解,滕曉準備給羅某做的微創手術叫做微侵入經關節突椎體間植骨融合術。這是近幾年來在國內開始興起的國際優秀骨科微創手術。手術時,醫生先用細細的導絲在患者腰上的組織間隙上穿若干個小孔。然后再用導管把孔擴大。然后醫生通過這些孔洞對患者進行手術。
由于在組織間隙打孔手術,所以這種手術能夠避免傳統手術對患者手術部位的肌肉等組織的損傷,手術出血量只有傳統手術的十分之一。患者通常術后3天就能下床,5天左右就能出院。而且費用也只比傳統手術多出2000元左右。
據滕曉介紹,這種手術難度很高,要求醫生具有非常豐富的手術經驗和高超的手術技巧。“手術具備相當的風險,任何微小的操作失誤都可能導致患者神經損傷的嚴重后果。”他說。
手術令患者受益,但對醫生來說,這種手術屬于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這種手術必須在放射儀器的引導下進行。”滕曉說。這就意味著手術醫生必須要“吃”放射線,身體受到射線的不斷傷害。因為經常手術,滕曉的手術團隊中的好幾位醫生都出現了掉發等現象。
極高的手術風險和對醫生的傷害導致目前能夠開展此類手術的醫院和醫生數量的稀少。目前浙江省內也只有寥寥幾家大醫院能夠開展。我市目前僅有臺州醫院和中心醫院開展了此類手術。
術后3天下床5天出院
入院第3天,滕曉就安排羅某手術。
手術時,滕曉和他的團隊在羅某腰上打了3個小孔。然后用導管把3個小孔逐漸擴大。最后形成1個直徑2.6厘米,2個直徑1.2厘米的孔。醫生們就通過這3個小孔將羅某受壓神經根管背側的關節突咬除,突出的腰椎間盤取掉,再在周圍打上4個螺釘,將椎體進行融合固定,使得羅某的腰椎能夠重新穩固。
手術非常順利,耗時2小時。術中羅某出血量僅有50毫升,而傳統手術出血量都在500毫升上下。
術后第3天,羅某下地行走。觀察2天后,羅某達到出院條件,在家人陪伴下高高興興地回了家。醫生告訴她,在家休養好好3個月后,她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臀部痛到只能趴著
不久前,一位患者找到我市優秀脊柱外科專家、我院骨科主任滕曉求診。患者姓羅,女性,今年58歲,來自椒江。滕曉和她見面時,她是趴在醫院平車上的。
羅某告訴滕曉,一個月前,她發覺自己臀部及左側腿部疼痛。開始的時候倒還不算很痛,但很快疼痛就厲害起來。羅某開始到處求醫吃藥,但疼痛沒有絲毫減輕。一個月都沒過她就痛得沒法下地了。因為屁股痛,所以她根本沒法躺,只能趴在床上。這時她才沒辦法準備到大醫院。
得知這次給自己看病的醫生姓名,羅某才想起來滕曉就是十年前給她動過手術的醫生。
沒有選擇的腰椎間盤手術
十年前,羅某因為突出的腰椎間盤卡壓到神經,導致她右腰和右腿劇痛。劇烈的疼痛讓羅某根本無法行走,只能臥床。后來沒辦法只好到市中心醫院就診。當時的接診醫生就是滕曉。
當時羅某是腰4/5椎間盤突出。卡壓到神經才導致羅某腰腿劇痛無法行走。后來滕曉就給羅某做了手術。手術名稱叫游離髓核摘除術。
游離髓核摘除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規和經典的手術方式,時至今日仍然是骨科醫生們運用得最多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之一。
當時羅某的情況屬于腰椎間盤突出中最常見的類型,完全符合實施游離髓核摘除術的手術指證。于是滕曉就按照治療常規給她做了最適合的游離髓核摘除術。
那時骨科還沒有微創手術,所有手術都是傳統的開放手術,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開大刀。所以實際上羅某和滕曉對手術方式根本就沒得選擇。
所以雖然羅某手術很成功,恢復情況也很不錯,但她也在醫院躺了十來天才達到出院條件。出院后,她又在家休養了3個多月才慢慢地重新開始工作。
之后的十年時間直到這次發病,羅某的腰腿都一直很利索,從沒出現過問題。對于手術的療效,羅某十分滿意。“除了腰上超過10厘米的刀疤,我幾乎都忘了自己曾經是一個動過大手術的病號。”她說。
多出的手術選擇
滕曉檢查了羅某的情況后給她安排CT及磁共振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羅某上次手術的腰4/5情況很好,出問題的是相鄰的腰2/3。這次的突出不但位置高,而且突出的情況跟上次大不相同,屬于非常少見的極外側型的椎間盤突出。而這次發病的原因跟上次一樣,都是羅某平常干活時用腰過度引起的。
鑒于羅某的情況,滕曉提出,手術是肯定要做。“否則(羅某)根本不可能站起來,而且還必須繼續承受劇烈的疼痛。”他對羅某和她的家屬說。但在商討手術方式時,滕曉給出了十年前他沒法給出的選擇——微創手術。對微創手術的好處有一定了解的羅某全家聽了之后十分欣喜,當即就定下來要做微創手術。
微創手術很先進也很難
據了解,滕曉準備給羅某做的微創手術叫做微侵入經關節突椎體間植骨融合術。這是近幾年來在國內開始興起的國際優秀骨科微創手術。手術時,醫生先用細細的導絲在患者腰上的組織間隙上穿若干個小孔。然后再用導管把孔擴大。然后醫生通過這些孔洞對患者進行手術。
由于在組織間隙打孔手術,所以這種手術能夠避免傳統手術對患者手術部位的肌肉等組織的損傷,手術出血量只有傳統手術的十分之一。患者通常術后3天就能下床,5天左右就能出院。而且費用也只比傳統手術多出2000元左右。
據滕曉介紹,這種手術難度很高,要求醫生具有非常豐富的手術經驗和高超的手術技巧。“手術具備相當的風險,任何微小的操作失誤都可能導致患者神經損傷的嚴重后果。”他說。
手術令患者受益,但對醫生來說,這種手術屬于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這種手術必須在放射儀器的引導下進行。”滕曉說。這就意味著手術醫生必須要“吃”放射線,身體受到射線的不斷傷害。因為經常手術,滕曉的手術團隊中的好幾位醫生都出現了掉發等現象。
極高的手術風險和對醫生的傷害導致目前能夠開展此類手術的醫院和醫生數量的稀少。目前浙江省內也只有寥寥幾家大醫院能夠開展。我市目前僅有臺州醫院和中心醫院開展了此類手術。
術后3天下床5天出院
入院第3天,滕曉就安排羅某手術。
手術時,滕曉和他的團隊在羅某腰上打了3個小孔。然后用導管把3個小孔逐漸擴大。最后形成1個直徑2.6厘米,2個直徑1.2厘米的孔。醫生們就通過這3個小孔將羅某受壓神經根管背側的關節突咬除,突出的腰椎間盤取掉,再在周圍打上4個螺釘,將椎體進行融合固定,使得羅某的腰椎能夠重新穩固。
手術非常順利,耗時2小時。術中羅某出血量僅有50毫升,而傳統手術出血量都在500毫升上下。
術后第3天,羅某下地行走。觀察2天后,羅某達到出院條件,在家人陪伴下高高興興地回了家。醫生告訴她,在家休養好好3個月后,她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