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縣人民醫院位于聞名世界的恐龍之鄉——祿豐縣城中央,始建于1950年,六十余載勵精圖治,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 [ 詳細 ]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問答
時間:2012-11-07 14:01來源:求醫網
1.我國什么時候將手足口病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的?
年5月2日起,我國將手足口病納入法定傳染病,以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2.手足口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屬于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Coxasckievirus A,CVA)的2、4、5、7、9、10、16型等,B組(Coxasckievirus B,CVB)的1、2、3、4、5型等;腸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較為常見。
3.手足口病一般有哪些癥狀?
手足口病一般表現為急性發病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一部分患者無發熱,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
少數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由于病情進展快而很快死亡。
4.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什么?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手足口病的傳染源,隱性感染者是指感染了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卻沒有發病的人,一般難以鑒別和發現。
5.手足口病傳染性怎樣?
手足口病比較容易傳播。研究發現手足口病患者在發病前數天,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
6.手足口病是怎樣傳播給人的?
手足口病可經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消化道傳播,就是通過接觸病人排泄物等途徑,病毒經過消化道而感染它人;呼吸道傳播就是病人通過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給它人;密切接觸就是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或接觸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
7.手足口病潛伏期為多少天?病程一般多少天?
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7-10天。
8.患手足口病與哪些因素有關?
手足口病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首先是手足口病的病原體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是首要因素。75%酒精和5%來蘇不能將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滅活,它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也都不敏感。在4℃可存活1年,-20℃可長期保存,在外環境中可長期存活。
其次,接觸已感染病毒的人員、生活環境衛生狀況較差、衛生習慣不良、個人免疫抵抗力低等因素也是影響手足口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9.手足口病容易在哪些月份發生?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發生,一般于每年春季開始多發,4月-5月病例增多明顯,5月-7月形成發病高峰,之后發病就逐漸減少。
10.哪些人比較容易患手足口病?
各年齡組層次的人都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但發病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最多。
11.手足口病在哪些地區和單位容易發生?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托幼機構、學校等易感人群集中的單位容易發生。
12.手足口病有疫苗嗎?
目前我國還沒有研制出疫苗。
13.手足口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傳染病嗎?
手足口病的癥狀以輕型病例為主,患兒一般一周內即可自行康復。但它容易傳染,因此不能松懈,否則也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14.手足口病如何治療?
目前無特異性治療方法,醫療機構一般以支持療法為主。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技術文件,并不斷總結救治經驗,更新診療技術方案,指導國內開展臨床救治工作。
15.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早期有什么癥狀?
病例具有以下癥狀,尤其3歲以下的手足口病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病例,家長和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救治。
(1)持續高熱不退。
(2)精神差、嘔吐、肢體肌陣攣,肢體無力、抽搐。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環不良。
(5)高血壓或低血壓。
(6)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7)高血糖。
16.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疾病。預防手足口病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潔:
(2)多飲白開水或清涼飲料,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
(3)保持居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宜;
(4)經常徹底清洗兒童的玩具或其他易被污染、弄臟的用品;
(5)家長應盡量少讓孩子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6)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要增強和保持自身免疫力;
(7)避免接觸患兒接觸過的東西,不近距離接觸患者或減少接觸的時間。
17.家庭中懷疑有人患手足口病應該怎么辦?
首先應該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及時明確診斷,及時治療。陪同人員要注意防止被傳染,也要注意自己有無類似癥狀。
18.診斷手足口病一般需要做哪些實驗室檢查?
在醫療機構就診時,一般需要做的檢查種類有血常規、血生化檢查、腦脊液檢查、病原學檢查和血清學檢查。根據患者病情發展不同階段的癥狀表現,醫生一般會選擇其中幾種進行檢查,綜合判斷后確診。
19.手足口病患者必須住院治療嗎?
手足口病患者中癥狀輕的較多,居家治療、注意休息即可,一般不用住院治療。但患兒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并遵醫囑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進行治療。居家患兒,家長或監護人要在(村)醫生的指導下,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突然發高燒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體抽動、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送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家庭中若有手足口病患兒,要注意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因此家中有患兒要特別注意,力求減少交叉感染:
(1)不讓生病的孩子接觸其他兒童;
(2)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衛生紙包好丟到垃圾箱;
(3)孩子的糞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丟入廁所,不要隨意丟棄,同時要消毒便盆;
(4)看護人接觸孩子前、替換尿布后或處理孩子糞便后都要洗手;
(5)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頭被褥等要保持衛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進行消毒;
(6)要勤開窗通風;
(7)在全部癥狀消失一周后再去幼兒園,防止傳染其他孩子。
21.患手足口病痊愈后,還會再次得手足口病嗎?
手足口病痊愈后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產生的中和抗體可在體內存留較長時間,對同血清型病毒產生比較牢固的免疫力。
22.日常工作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或消殺藥品殺滅手足口病的病原體?
手足口病的病原體對紫外線和干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可以滅活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中效或高效消毒劑如含氯(溴)消毒劑、碘伏、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戊二醛和甲醛等進行消毒,并盡量避免破壞消毒對象的使用價值和造成環境的污染。
23.托幼機構可以采取哪些控制措施來預防手足口病?
(1)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采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2)出現重癥或死亡病例,或1周內同一班級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建議病例所在班級停課10天;1周內累計出現10例及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時,經風險評估后,可建議托幼機構停課10天;
(3)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老師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狀況;
(4)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5)定期對活動室、寢室、教室、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6)托幼機構應每日對廁所進行清掃、消毒,工作人員應戴手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洗手;
(7)托幼機構應配合衛生部門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