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兒童醫院創建于1952年6月1日。經過幾代兒醫人的艱苦奮斗醫院現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 [ 詳細 ]
大連市兒童醫院創建于1952年6月1日。經過幾代兒醫人的艱苦奮斗醫院現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7 16:06來源:求醫網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來源于包括飲用水在內的膳食。碘缺乏和碘過量均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人體缺碘會導致“大脖子病”等碘缺乏病,兒童缺碘會導致智力低下、身體矮小,而人體碘含量過高可誘發或促使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生和發展。甲狀腺結節均可見于高碘和缺碘地區,只是高碘地區略多于低碘地區。
沿海地區居民吃的海帶等水產品,雖然其中碘含量較高,但此類食物不是每天每餐都要吃,所以從中攝入碘的總量不如通過食鹽攝入的碘高。如果擔心攝入碘過量,主要應控制烹調用的食鹽量,攝入鹽過多不僅會導致碘攝入過量,還會導致高血壓等疾病。年發布的《食鹽加碘和居民碘營養狀況的風險評估》顯示,我國人群的碘營養狀況“超過適宜”,但未“過量”。我們應當樹立“科學補碘”的觀念,相關管理部門已根據不同地域制定食鹽碘含量標準,千萬不要因為可能的“過度補碘”就自行停補、矯枉過正。
補碘要個體化。高碘飲食與低碘飲食均不能一刀切,要因地而異,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年輕人對碘的需求比老人要多,兒童、青少年和孕婦對碘的需求比正常人群要多。對孕婦來說,碘攝入不足會帶來嚴重后果,可能影響胎兒腦發育進而影響我國人口素質。一般來說,4歲以下的嬰幼兒每天需碘量為70微克,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50微克,孕婦和乳母每天需200微克左右。不同甲狀腺疾病對低碘飲食的要求也不一樣。如:甲亢患者應該嚴格要求低碘飲食。而慢性甲狀腺炎致甲低患者,高碘飲食雖是錯誤的,但過分的低碘飲食沒有必要,因為無論低碘飲食還是高碘飲食,患者甲低多不能恢復,需終生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我們該如何吃碘鹽?碘鹽中的碘元素易揮發,放鹽的容器應加蓋并放置在干燥、遮光、避高溫處;同樣因碘易揮發建議在菜肴將起鍋時再加入鹽,不要用鹽爆鍋、長燉、久煮。預防碘缺乏病應多管齊下,在食用碘鹽的同時提倡經常食用一些海產品,如海帶、紫菜等,預防碘缺乏病的發生。總之,補碘要避免盲目,避免走極端,避免一刀切,要因地,因人,因病,因不同時期而異,要遵循個體化原則,提倡科學補碘,避免碘缺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