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的增生性病變
時間:2013-03-05 14:59來源:求醫網
乳腺增生癥或稱乳腺結構不良是一組因內分泌功能紊亂(主要是卵巢雌激素水平過度、孕激素水平相對低下或是乳腺上皮細胞雌激素受體過多)所致乳腺導管上皮和間質纖維組織呈現多種形態的良性增生病變。常見的有囊性增生病、小葉增生、腺病、纖維性病等。
囊性增生病或稱纖維囊性病,是女性最常見的乳腺增生性病變,多見于40歲左右的女性。病變區增厚,無明確邊界,質地軟硬不均,常見大小不同的圓形囊性結節,組織學上表現為多種形態變化的綜合病變,其常見的病變有:①囊腫;②導管上皮增生;③乳頭狀瘤變;④腺管型腺病;⑤大汗腺化生。
小葉增生,多見于育齡婦女,是腺病的早期階段。病變區乳腺組織局限性增厚,境界不清楚,質韌而不均勻,切面見多數散在的灰粉色小顆粒區。組織學上有兩種表現形式:小葉擴大、數目增多,末梢導管上皮增生,排列規則,細胞無異型,肌上皮細胞明顯。
腺病,由于乳腺小葉內末梢導管數目增多,伴小葉內間質纖維組織不同程度增生而形成的一種良性病變。均在小葉增生的基礎上發生,多見于30歲左右婦女。腫塊體積多較小,單發或多發,質地較堅實,邊界欠清,切面見灰白色的纖維組織中散在顆粒狀區,常伴發周期性疼痛。根據病變的發展階段,組織學上分為腺泡型腺病和硬化性腺病兩型。
纖維性病或稱纖維硬化病,本病多發生在重度下垂的乳房,多發于20~40歲女性,半數患者有不孕癥。多累及雙側乳腺,呈現盤狀腫物,邊界不清,質軟硬,韌如橡皮,易誤診為癌。組織學上主要改變為纖維化及小葉萎縮。
乳腺的增生性病變是良性病變,形態多樣并可同時存在,也有可能向惡性演變。建議女性朋友定期體檢,呵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