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危險因素與預防措施
時間:2011-11-18 22:53來源:求醫網
牙周病造成無痛、不癢的牙齦發炎,往往為人們所忽視。這可是慢性“殺手”,慢慢地吞噬著你的牙齒,最后可能引發各種疾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以及關節炎等等。 牙周病是因沒有徹底清潔牙齒,造成牙齒及牙齦間,甚至是軟組織的感染,因而形成身體內的一個感染源。牙周病的細菌和毒素會通過血管順著血液流動至全身循環而引起疾病。
“牙周病會引發這些疾病外,對孕婦也有影響。患有牙周病的孕婦,心血管問題可能引起子宮早收縮及早產,其胎兒體重不足或早產的幾率會比一般健康的孕婦增加4倍至7倍?!?牙周病是由細菌累積造成的慢性發炎癥,其癥狀包括:牙齦發炎、刷牙流血、牙齦持續性悶痛、口臭、牙縫變大、牙齦萎縮、牙齒敏感、牙齒搖動、牙齒酸軟無力、齒槽骨破壞、牙縫易塞食物、牙齒傾斜移位等等。
研究顯示,口腔內的細菌會進入血液循環,導致心臟和動脈受到牙周致病細菌污染。長期暴露在這些細菌下,動脈的長期慢性發炎,會增加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得心臟病的幾率,幾乎是一般人的兩倍。牙周病的細菌和毒素會使血管中的膽固醇酯細胞等結合,形成血栓塊。這些血栓可導致動脈硬化、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及冠狀動脈堵塞等等的心臟病的形成。牙周病致病細菌的DNA和細菌性心內膜炎致病菌,以及粥狀動脈硬化的相關細菌相同。如果心臟病患接受牙周病治療,他的心臟病病情將可改善。
糖尿病與牙周病。牙周病可造成牙周纖維與齒槽骨的破壞,最終使牙齒脫落或被拔除。牙周病也是糖尿病患6個主要的并發癥之一,糖尿病患的牙周病罹患率約是健康者的四倍多,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較易受到感染的緣故。 另外,牙周病也會使糖尿病患控制血糖時更加困難。牙周病會增加血糖的濃度,使高血糖的期間增長,不利于糖尿病患血糖的控制及感染的發生。
關節炎與牙周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有正常值兩倍以上的牙周病罹患率,并有較高程度的齒槽骨破壞,其平均牙齒拔除量是11.6顆,而一般人則是6.7顆。這個現象的肇因主要是牙周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病機轉極為相似,兩者都與慢性發炎和免疫反應有關。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其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關節的細胞,最后導致關節支持組織不足以正常運作。牙周病患者則因細菌引起發炎,誘使白血球聚集于牙齦發炎處,進而激化噬骨細胞的作用,造成牙周支持組織的破壞。
吸煙與牙周病。很少人知道,吸煙會增加口腔癌與牙周病的罹患率。早在70年代,許多研究證實吸煙是牙周病發生與進展的重要影響因子之一。 吸煙會造成牙石增加,牙石上的細菌會產生毒素而引起牙齦慢性發炎,破壞牙周組織。香煙中的尼古丁等化學物質會使血液中的養分和氧氣難以送達牙周組織,使組織對外來的細菌抵抗力減弱,同時傷口的愈合力也受到影響,因此吸煙者的牙周病治療效果較差。 只要停止吸煙,牙周組織的愈合能力會逐漸恢復,所以戒煙對治療牙周病一定是正面的。
防止牙周病的發生,預防牙周病,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消除局部刺激因素,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和合理的使用牙簽及牙間刷等。保持口腔衛生,要養成刷牙的良好習慣。刷牙能消除口內食物殘屑、軟垢、部分牙面上的白菌斑??墒窃谌粘I钪杏行┤藳]有掌握良好的刷牙方法,認為機械的刷幾下即可。有的人群中還習慣采用橫刷法,這樣不僅沒有清潔牙齒,反而損傷了牙體和牙周組織。我們要采用縱刷法,順著牙間隙上下垂直拂刷,即能達到去除食物殘渣,按摩牙齦的目的。
定期到醫院進行口腔潔治是去除牙石、防止菌斑附著的好方法,大約每半年潔牙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