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治療和護理
時間:2011-11-18 00:34來源:求醫網
腫瘤病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不良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可能是原先的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變的催化劑。對已經患有乳腺癌的患者來說,不良的心理情緒更進一步加速了惡性細胞的發展。因此,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治療和護理,與其他綜合治療方法一樣有著相同的重要地位。心理護理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始:
1.重視良好的語言環境 醫護人員應努力為患者的治療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應用語言這一特殊的工具,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使患者樹立足夠的治療信心,對醫師產生必要的信任感。醫護人員的耐心和誠懇,與患者和家屬間平等熱情地相處,能促進治療,通過與患者的交談和溝通,能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和恐懼情緒。附有技巧的誘導和暗示,會給終末期患者有安慰感。反之冷漠的態度、生硬的語言,甚至對患者的病情評頭論足和竊竊私語等,將給患者的心理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
患者家屬在知曉其親屬患乳腺癌后所出現的緊張和恐慌等不良反應,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狀況。因此,積極做好患者家屬的安慰指導工作,是扭轉患者不良心理狀態的關鍵。囑咐患者的丈夫和子女應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并積極地配合醫護人員以積極、熱情和樂觀的情緒去感染患者,要體貼、關懷患者的需求,使她們振作精神增強信心,鼓勵患者與疾病斗爭。盡可能地滿足患者合理的要求,為患者排憂解難,熱情地指導患者的家屬對乳腺癌患者施行精心料理。
2.具有良好的行為規范 醫護人員的行為和語言一樣,對患者的情緒變化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在治療期間對患者的影響將更大。所以,醫護人員應將良好的醫療作風和精湛的醫療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體現在對患者的各種治療、護理活動中。醫護人員的動作需敏捷、熟練和輕柔,不使已倍受乳腺癌折磨的患者因治療而增加新的痛苦,使患者從醫護人員的行動中獲得安全感、增強與疾病抗爭的信心。乳腺癌患者中以老年婦女居多,對待她們尤其需誠懇熱情、耐心細致,盡力幫助她們解決可能解決的問題,通過細心的觀察和熱情的交談,努力解除她們內心的苦悶,鼓舞起她們對生活的勇氣。對病期較晚、且經濟較困難的患者,避免使用無肯定療效而價格又昂貴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以免增加病家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對已屬彌留之際的患者應及時地應用鎮痛藥物,以減少對疾病對患者肉體的折磨。
3.細致觀察患者的情緒改變 腫瘤患者的情緒是多變的,醫護人員需隨時注意觀察患者情緒的微小變化。應及時掌握患者的內心思想活動,了解她們的需求和苦悶。特別在副反應較大的放、化療治療期間,應盡可能地為患者排憂解難,讓患者能無后顧之憂地堅持治療。隨時注意患者情緒的突然改變,及時發現患者可能出現的自戕、輕生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