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廣東科技報-健康養生周刊《微血管疾病易誤診心臟磁共振能早發現》
時間:2012-11-09 11:42來源:求醫網
在傳統的心臟疾病檢查、診斷過程中,患者要么需要接受有創傷的造影,要么需接受放射性輻射。但隨著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引進國內首臺美國加州心臟磁共振(簡稱CMR)掃描儀,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觀。該儀器可以在實現精確心臟掃描的同時,大幅度減少檢查中的創傷和輻射。而且,能提前診斷出潛在的心血管疾病使患者及早防范成為可能。
微血管疾病絕經女性高發
世界優秀心臟專家、心臟磁共振技術創始人之一、美國加州心臟中心首席醫療執行長杰拉爾德M.波霍斯特(Dr.Ger?鄄ald M. Pohost)教授表示,心臟病的檢查技術從超聲技術,發展到CT冠脈造影,再到磁共振成像技術。目前只有磁共振技術能跟蹤心臟的微小變化,可以完成心臟的全部五項檢查。
“CT只顯示解剖結構,但CMR能看到微血管狀態,清晰顯示血流狀態,可以及早發現微血管病變。”Pohost教授說。美國有三百萬的婦女患有心臟微血管綜合癥,但傳統手段一直無法檢測,且容易被誤診為軟肋骨炎、肋間神經痛,或背部進筋肌膜炎等。
“心臟微血管疾病在國內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在絕經婦女及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主任歐陽平稱,微血管病變對心、腎、腦都有損害,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該病變。醫院兩天內做了八十多例CMR檢查,已經發現多例心臟微血管病變患者。
無需出國即享國外專家的診療
除了引進心臟磁共振,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還與美國加州心臟中心合作,在廣州成立“心臟影像中心”。患者進行心臟磁共振檢查后,數據將實時上傳給美國加州心臟中心,經該中心專家會診分析,得出診斷結論。患者不用出國就能直接享受到國外專家一體化遠程診療服務。
國內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儀式上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影響我國健康的主要疾病,該設備的應用將有助于我國心臟病的早期(一級)預防。
小知識心臟磁共振無創無輻射
心臟磁共振與其他心臟檢測儀器相比,采用了3D成像技術,影像更清晰、立體,15分鐘即可完成一例心臟基本功能掃描;無需造影劑等,也不含放射線,具有無創傷、無輻射特點;擁有國內首例負荷運動下同步采集心肌檢查技術,避免了檢查過程中因藥物應激作用突發猝死情況;可大幅減少運動偽影,確保檢查結果更真實。而做一次CMR檢查的費用,僅為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俗稱行業的“金標準”)的一半左右。
如果您有關于“2011年7月5日廣東科技報-健康養”的問題,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