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工人醫院創辦于1957年,原名為廣東省第二工人醫院、廣東省第二工人療養院。占地24萬平方米,地處廣州市長洲文化旅游風景區... [ 詳細 ]
神經痛發病率趨高八成患者不識病情延誤治療
時間:2012-11-09 11:42來源:求醫網
記者在今日舉行的“亞洲第一屆神經病理性疼痛大師論壇”國內首席專家記者見面會上獲悉,與會專家認為一旦反復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時,要警惕神經痛,并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疼痛科就醫,遵照國際指南推薦進行規范的針對性治療是關鍵。
85%疼痛患者未及時治療,公眾對神經痛認知亟待提高
神經病理性疼痛,簡稱神經痛,是指損害或疾病累及到軀體感覺系統后引起的疼痛,分為外周性和中樞性兩種。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樊碧發教授介紹,神經痛的發病率較高,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7%。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和糖尿病外周神經痛是最常見的兩種類型。其他還包括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急性狀皰疹疼痛的后遺癥,發病率為7%-27%,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不斷增加。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外周神經痛的總體發病率約為15%,并隨糖尿病患病時間的延長而升高。在門診病人中,約有2/3正在或曾受到疼痛困擾。然而能采取藥物治療、及時止痛的只有14.9%。也就是說約85%的疼痛病人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因此,及早普及公眾的神經痛疾病知識,同時提高并規范國內神經痛的診治水平刻不容緩。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李焰生教授提醒公眾,神經痛是由神經病變引起,患者外表看起來并沒有異樣,因此誤診誤治情況時有發生。國際上通行的ID疼痛量表可以幫助患者輕松篩查。如果出現持續疼痛,并且伴有針刺樣、觸電樣、火燒樣疼痛,或者麻木癥狀,服用普通止痛藥物效果不佳時就要警惕神經痛,應及時到醫院的疼痛科或神經內科就診。
樊碧發教授同時介紹,由國內多位優秀的神經痛專家共同擬定的“國內神經病理性疼痛診治專家共識”經過歷時近1年的籌備、撰寫以及反復討論,已經進入最終定稿階段,預計將于今年內正式發布。
參考國際治療指南推薦,規范治療是關鍵
由于神經痛是因神經損傷引起的疼痛,傳統止痛藥物如非甾體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治療神經痛的效果都不甚理想。隨著科學的發展,神經病理性疼痛已經有了其針對性的治療藥物。根據美國神經病學協會(AAN)等國際醫學優秀機構發布的指南推薦,治療神經痛應優選鈣離子通道調節劑,如普瑞巴林等。它能夠通過調節過度興奮的神經元,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過度釋放,在多項研究中被證實具有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能夠快速、強效、持久地緩解帶狀皰疹后神經痛,顯著改善疼痛相關睡眠障礙和抑郁焦慮情緒,顯著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