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濱縣人民醫院座落在美麗的淮河之濱,始建于1952年,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洗禮和幾代淮醫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已成為一所學科齊全,技術先進,設備... [ 詳細 ]
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時間:2012-11-09 11:47來源:求醫網
一、定義: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內發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數頻繁,超出正常范圍的一種臨床狀態。
二、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判斷標準:
反復呼吸道感染分為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復下呼吸道感染兩類,反復下呼吸道感染又可分為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和反復肺炎。見表1.
表1 反復呼吸道感染判斷標準
年齡(歲)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復下呼吸道感染(次/年)
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反復肺炎
0~
~
~
注:(1)兩次感染間隔時間至少7天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數不夠,可以將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數相加,反之則不能。但若反復感染是以下呼吸道為主,則應定義為反復下呼吸道感染。(3)確定次數須連續觀察1年。(4)反復肺炎指1年內反復患肺炎≥2次,肺炎須由肺部體征和影像學證實,兩次肺炎診斷其間隔期肺炎體征和影像學改變應完全消失。
三、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以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為主的嬰幼兒和學齡前期兒童,其反復感染多與護理不當、入托幼機構起始階段、缺乏鍛煉、遷移住地、被動吸人煙霧、環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營養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關;部分與鼻咽部慢性病灶有關,如鼻炎、鼻竇炎,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等。
四、反復氣管支氣管炎的病因
多由于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當,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數與原發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氣道畸形有關。有些患兒為慢性鼻竇炎—支氣管炎綜合征。
五、反復肺炎的病因
1.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包括原發性抗體缺陷病、細胞免疫缺陷病、聯合免疫缺陷病、補體缺陷病、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等。
2.先天性肺實質、肺血管發育異常:先天性肺實質發育異常的患兒,如肺隔離癥、肺囊腫等,易發生反復肺炎或慢性肺炎。肺血管發育異常導致肺淤血或缺血,易合并感染,引起反復肺炎。
3.先天性氣道發育異常:如氣管—支氣管狹窄、氣管—支氣管軟化、氣管—支氣管橋,這些畸形常引起氣道分泌物阻塞,反復發生肺炎。
4.先天性心臟畸形: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尤其是左向右分流型,由于肺部淤血,可引起反復肺炎。
5.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纖毛結構或功能障礙時,由于呼吸道黏液清除障礙,病原微生物滯留于呼吸道易導致反復肺炎或慢性肺炎。
6.囊性纖維性變:在國家,囊性纖維性變是兒童反復肺炎最常見的原因。東方黃色人種罕見,我國及曾報道了個別兒童病例,提示我國兒童有可能存在本病。
7.氣道內阻塞或管外壓迫:兒童引起氣道內阻塞的最常見疾病為支氣管異物,其次是結核性肉芽腫和干酪性物質阻塞,偶見氣管和支氣管原發腫瘤。氣道骨外壓迫的原因多為縱隔、氣管支氣管淋巴結結核、腫瘤、血管畸形。
8.支氣管擴張:各種原因引起的局限性或是廣泛性支氣管擴張,由于分泌物清除障礙,可反復發生肺炎。
9.反復吸人:吞咽功能障礙患兒如智力低下、環咽肌肉發育延遲、神經肌肉疾病以及胃食管反流患兒,由于反復吸人,導致反復肺炎。
需要與反復肺炎鑒別的疾病:肺結核、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索沉著癥、支氣管哮喘、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并機化性肺炎、嗜酸細胞性肺炎、過敏性肺泡炎、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