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9年6月,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縣級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蚌埠醫學院教學醫院”。[ 詳細 ]
醫院合理用藥
時間:2012-11-09 16:05來源:求醫網
醫院合理用藥:
衛生部年發布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將合理用藥的定義概括為“安全、有效、經濟”6個字。合理用藥的基本目標是用藥有效。合理用藥的生物醫學標準是:①藥物正確無誤;②用藥指征適宜;③療效、安全性、使用性、價格對患者適宜;④劑量、用法、療程妥當;⑤用藥對象適宜(無禁忌證、不良反應小);⑥調配無誤(包括提供適宜的用藥信息);⑦患者依從性良好。在實際運用中,主要有以處方指標、病人關懷指標、行政管理指標、補充指標等指標用于門診和住院病人合理用藥評價。
影響醫院合理用藥的因素分析:
1、醫生對《藥品管理法》、《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相關法規性文件規定和技術規范不重視,有的甚至不知曉。
據醫院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閻青介紹,年1月由衛生部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醫院藥學部門必須從傳統的藥品供應模式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技術服務模式轉變,要求藥學部門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管理模式,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逐步建立臨床藥師制。然而時至今日,我國藥師以上人員參與臨床查房、會診及進入臨床參與臨床藥物治療工作的比例只有18.82%。對國內121所三級醫院開展治療藥物檢測(TDM)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經常開展TDM的醫院只有21.95%,偶爾開展的占26.13%,未開展的占51.92%。檢測品種在兩種或兩種以下的醫院占43.3%,5種以上的只有5%。
2、國家的藥物政策存在缺陷,12個部門涉及對藥品和與藥品有關事宜的監管。多部門各管一方,政策協調困難,削弱了政策的優秀性和可操作性。此外還有藥品的生產流通領域存在的藥品生產企業多、低水平重復生產多,一藥多名,一藥多劑型、多劑量、多規格等問題。
3、抗生素的濫用:在醫院門診中,普遍存在無明確和明顯的感染而濫用抗生素的現象。頻繁更換抗生素以及廣譜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促使耐藥菌的產生,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嚴重者可致腸道疾病。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濫用抗生素,不僅導致兒童免疫力下降,也會導致兒童藥物性營養不良。據閻氏在醫院主要抗菌藥物調查中報道,抗生素用量上升使細菌耐藥性大增
4、給藥方案不當:用藥時正確選擇藥物、劑量、給藥途徑、給藥時間、用藥間隔和療程等,可保證藥物充分發揮作用,同時盡量減少對人體所產生的毒性和不良反應。筆者對我院門診處方進行抽樣發現,有些易誘發潰瘍的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和鐵劑補血藥(如富馬酸亞鐵)等均需在餐后服用,但在許多處方中根本未標明。
5、藥物配伍不合理:配伍禁忌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配伍在一起,引起藥理上或物理化學上的變化,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影響病人用藥安全的情況。
藥物自身的因素:藥物具有極其復雜的理化屬性。一方面,同一種藥物用于不同患者,療效和不良反應都不會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多藥并用增加了藥物不良相互作用的發生幾率,而且合并用藥的種類越多,發生藥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從而導致藥效降低或者毒性增大,妨礙治療效果。近年來,抗生素和中草藥注射劑作為兩大問題藥品,在臨床使用和藥物相互作用方面已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
6、醫院護理工作人員的因素:護理人員負責給藥操作和監護患者,因其對藥品知識掌握有限,對一些抗生素、生物制劑等藥品管理不當,或者未能正確執行醫囑,用藥方式、劑量、濃度、時間等錯誤以及觀察、監測、報告不力等行為也是產生不合理用藥的重要因素。
7、患者合理用藥的意識不高:由于公眾對合理用藥知識的匱乏,造成患者合理用藥的意識不高。特別是門診病人,由于缺乏醫護人員的監督指導,病人的不依從性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