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結核的癥狀
時間:2012-03-16 13:05來源:求醫網
骨結核您的表現根據部位不同,輕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但無論發生在哪里,都有共同的傾向,如發病緩慢,病程較長,屢月經年,病情逐步改變,在大關節常為單發,如為多發也常不對稱,可同時患及淋巴結結核,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誤診,晚期全身癥狀重,可表現出體質衰弱,食欲不振,微熱,脈稍增快。髖關節結核疼痛較明顯,且常伴有膝關節疼痛,頸椎結核常明顯疼痛,壓痛及叩擊痛,但骨干結核壓痛明顯,局部可出現腫脹,特別在表淺的關節明顯,如膝、肘、踝、肘局部腫脹一般無皮膚發紅現象,稱為“白色腫”,關節運動發生障礙,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可出現局部和遠端肌肉萎縮及肌肉痙攣或攣縮,患部或流注到遠端可有寒性膿腫及竇道出現,病情較重的,可發生骨關節畸形,如駝背、髖關節脫位、膝關節強直或彎曲。
全身表現輕重不一,一般為慢性發展過程,多有低熱、消瘦、食欲不振等癥狀,此時紅細胞沉降率多增速,有關節積液時作穿刺化驗可查出結核菌,局部發展緩慢,早期多為偶然的關節疼痛,逐漸加重并轉為經常性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有壓痛,疼痛可放射至其它部位,如髖關節結核疼痛常放射至膝關節。因活動時疼痛而有肌痙攣,致使關節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持久性肌痙攣可引起關節攣縮或變行,患肢因失用而肌肉萎縮。在晚期因骨質破壞,或骨骺生長受影響,形成關節畸形,病理脫位或肢體縮短等。脊柱結核因骨質破壞椎體塌陷及膿腫、肉芽組織形成,可使脊髓受壓而發生截癱。
骨干結核多自髓腔開始,以局限性溶骨性破壞為主,一般不形成死骨。干骺端結核既可有死骨形成,又有骨膜新骨增生。滑膜感染結核后,其表層充血,水腫,漿液滲出和單核細胞浸潤,關節液增多。以后滑膜有淺紅色變為暗紅色,表面粗糙。晚期則纖維組織增生而肥厚變硬。如病變逐漸擴散,關節軟骨及骨質均受破壞,形成全關節結核,關節軟骨再生能力很差,一但破壞,即使病變停止,缺損處也只能被纖維組織修復,失去其原有的光滑面,使關節發生纖維性或骨性強直,從而喪失關節功能。發展為全關節結核后,全身或局部癥狀均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