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防治風心病
時間:2012-11-01 11:43來源:求醫網
【摘要】:風心病主要是由于風濕熱反復發作侵犯心臟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濕、過度勞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復發或加重。風心病的表現無特異性,在病變輕的風心病早期,可無任何表現。
風心病主要是由于風濕熱反復發作侵犯心臟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濕、過度勞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復發或加重。風濕熱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發病季節及分布地區常與鏈球菌感染有關疾病如:扁桃腺炎,猩紅熱的流行有關,特別是在地理環境居住擁擠、潮濕,經濟因素和年齡等都直接影響發病。目前一般都認為,風濕熱與鏈球菌的關系是一種變態反應或過敏,因而積極地預防和治療與鏈球菌感染有關的疾病是防治風心病的重要措施。
風心病多見于20-30歲的青中年,2/3有風濕熱史,發生狹窄病變時間多在風濕熱**后二年以上,基本病變是瓣膜炎癥粘連,開放受限,造成狹窄,兩個以上心臟瓣膜受到損害,叫聯合瓣膜病,最多見二尖瓣與主動脈瓣同時受累發病。風心病的外科治療要術前準備充分,早期手術,術中心肌保護好,術后嚴密監護。
風心病的表現無特異性,在病變輕的風心病早期,可無任何表現。在一定時期內,通過代償功能,心臟尚能維持其正常的功能狀態;如果代償功能失調,不論狹窄或關閉不全,均可造成血流動力的改變便出現心力衰竭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勞力性氣促伴咳嗽,為最早癥狀;但當心臟瓣膜損害嚴重,影響到心臟功能時,則可產生種種癥狀,如勞累后覺心跳,氣促,頭暈,胸悶,咳嗽,咯血絲痰等,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不能平臥,浮腫,腹脹,腹水,肝、脾腫大等。按心臟瓣膜受損不同,檢查可發現心臟增大,聽診有收縮及/或舒張期雜音,或心律不齊,肝臟腫大,腹水等征象。
如病變輕微,平時又加以注意,可無明顯自覺癥狀,不會影響生活和工作,而且可以正常地生活到老年。但如不加注意,或處理不當,則可發生不良甚至嚴重的后果,如風濕熱復發,感染性心內膜炎,心房纖顫,心力衰竭,腦栓塞,這些都是風心病的嚴重并發癥。得了風心病并發癥,如不及時就醫或就醫不當,會帶來終身殘廢,甚至死亡。因此一旦確診為風心病,應積極治療和防止并發癥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