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癥的檢查
時間:2012-08-10 10:48來源:求醫網
【摘要】:動脈硬化癥是在血管外科的臨床上經常見到的一種疾病。診斷要點包括:(1)大多數病人為青壯年男性,多數有吸煙嗜好;(2)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癥狀;(3)有游走性淺靜脈炎病史等。
動脈硬化癥是在血管外科的臨床上經常見到的一種疾病。動脈硬化癥臨床診斷一般并不困難。診斷要點包括:(1)大多數病人為青壯年男性,多數有吸煙嗜好;(2)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癥狀;(3)有游走性淺靜脈炎病史;(4)患肢足背動脈或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5)除吸煙外,一般無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易致動脈硬化的因素。
下列檢查有助于確定診斷.觀察閉塞的部位、性質和程度。
動脈硬化癥一般檢查 :(1)記錄跛行距離和跛行時間。(2)皮膚溫度測定。雙側肢體對應部位皮膚溫度相差2℃以上,提示皮溫降低側有動脈血流減少。(3)肢體抬高試驗(Buerger試驗)。試驗陽性者,提示患肢有嚴重供血不足。(4)解張試驗。作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滯麻醉,然后在下肢同一位置,對比阻滯前后的溫度變化。阻滯麻醉后皮膚溫度升高愈明顯.動脈痙攣因素所占比重愈高。如果沒有明顯改變,說明病變動脈已處于嚴重狹窄或已完全閉塞。
動脈硬化癥特殊檢查 :(1)肢體血流圖:電阻抗和光電血流儀顯示峰值降低,降支下降速度減慢。前者提示血流量減少,后者說明流出道阻力增加,其改變與病變嚴重程度成正比。 (2)超聲多普勒檢查:應用多普勒聽診器,根據動脈音的強弱,判斷動脈血流的強弱。超聲多普勒血流儀可以記錄動脈血流波形,波形幅度降低或呈直線狀,表示動脈血流減少,或動脈已閉塞。同時還能作節段動脈壓測定,了解病變部位和缺血嚴重程度。 踝肱指數,即踝壓(踝部脛前或脛后動脈收縮壓)與同側肱動脈壓,正常值>1.0.如>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