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豐縣人民醫院
寶豐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52年,1996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愛嬰醫院”,1997年...
[ 詳細 ]
- 【類型】二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 0375-6555555
- 【網址】
- 【地址】城關鎮東大街150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專家進山城骨干下鄉村
時間:2012-11-15 14:23來源:求醫網
秋雨陣陣,寒意襲人。11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山城開化,遇見了剛做完手術的浙江省邵逸夫醫院五官科專家姜曉華。
姜曉華是這個月初來的,按計劃在開化人民醫院工作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他和其他醫生一樣,坐門診、查病房、做手術,和開化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手術做完沒歇一會兒,姜曉華就開始查房。來到病房,池淮鎮62歲的農婦余介蓮一見到他就高興地打招呼,“姜醫師第二天就要給我動手術了,他是省城來的專家,我覺得很幸運。”
省城專家的到來,受益的不僅僅是患者,還有開化人民醫院的醫生。開化人民醫院五官科醫生何本均說,他天天和姜醫生一起上班,經常一起討論學術。他說,省城專家見到的疑難病例多,醫療技術好,更為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還可以學到不一樣的服務技巧,和病人的溝通藝術及他們的敬業精神。
去年開始,開化人民醫院與浙江省邵逸夫醫院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邵逸夫醫院每個月都派醫生下來。他們在開化工作1—2個月,除了坐診做手術外,還舉辦學術講座。截至目前,開化人民醫院已來過24位邵逸夫醫院的骨干醫生,同時開化人民醫院和省邵逸夫醫院的遠程會診室系統已經安裝完畢,并正在試運行當中。而開化人民醫院也通過這個渠道,兩年來先后送了16位醫生到邵逸夫醫院學習進修。
從省城招來的優質醫療資源,不單單只有邵逸夫醫院一家。在開化人民醫院,記者還看到了2008年就建立的浙醫二院名醫可視遠程會診室。通過這個平臺,已有幾百名患者得到了省城專家的治療。
骨干下鄉村
開化人民醫院在主動聯系省里醫院的同時,也積極地把自己的骨干醫生下派到農村基層醫院,為鄉村醫院培養骨干力量。
在開化最偏遠的塘塢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感受到了這種下派幫扶帶來的好處。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程利彬告訴記者,從2009年底開始,開化人民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縣人民醫院的骨干醫生經常下鄉來坐診指導,碰到體檢等比較忙的時候,他們還一起參與,分析病因,提出建議。
31歲的塘塢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保科醫生程美華說,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韓君英醫生是她的老師,兩年來,韓老師多次和她一起坐診,一起組織婦科體檢。“有縣醫院的老師指導,自己的底氣也足了。”程美華說,在農村,不少患者對鄉下醫生的治療水平有懷疑,甚至連最普通的診斷也會心存疑慮,讓人很尷尬。不過,和縣里的醫生一起診斷,患者就放心很多。現在,碰到有困難的事,她都會和韓醫生及時交流,討論病情,有時還通過網絡系統及時會診。
現場,一位12歲的男孩小余在奶奶的帶領下來看病。老奶奶告訴記者,現在衛生院的條件很好,一點小病不用跑到外面去。
該中心負責人程利彬介紹,塘塢已有4位醫生和縣人民醫院師徒結對,雙方簽訂了詳細的結對協議。有了縣人民醫院的幫扶,老百姓對衛生院很信任。
目前,開化人民醫院已和5個鄉鎮的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有15個骨干醫生與鄉下醫生建立了師徒關系。
記者手記
醫院“上引下放”,最終受益的還是基層老百姓。在開化塘塢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訪,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縣醫院骨干醫生下鄉帶來的好處。縣醫院骨干醫生下鄉提高了農村醫生的醫療水平,讓農村醫院更有底氣。隨著交通和信息條件不斷提高,骨干醫生下鄉也變得更加方便,既可以親身到農村醫院與醫生患者面對面,還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以聲音和圖像形式,與農村醫生患者面對面,提升農村醫院的服務水平和影響力,將農村醫院納入到以縣醫院為主導的大醫療保障系統,讓農村患者不出鄉鎮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姜曉華是這個月初來的,按計劃在開化人民醫院工作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他和其他醫生一樣,坐門診、查病房、做手術,和開化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手術做完沒歇一會兒,姜曉華就開始查房。來到病房,池淮鎮62歲的農婦余介蓮一見到他就高興地打招呼,“姜醫師第二天就要給我動手術了,他是省城來的專家,我覺得很幸運。”
省城專家的到來,受益的不僅僅是患者,還有開化人民醫院的醫生。開化人民醫院五官科醫生何本均說,他天天和姜醫生一起上班,經常一起討論學術。他說,省城專家見到的疑難病例多,醫療技術好,更為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還可以學到不一樣的服務技巧,和病人的溝通藝術及他們的敬業精神。
去年開始,開化人民醫院與浙江省邵逸夫醫院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邵逸夫醫院每個月都派醫生下來。他們在開化工作1—2個月,除了坐診做手術外,還舉辦學術講座。截至目前,開化人民醫院已來過24位邵逸夫醫院的骨干醫生,同時開化人民醫院和省邵逸夫醫院的遠程會診室系統已經安裝完畢,并正在試運行當中。而開化人民醫院也通過這個渠道,兩年來先后送了16位醫生到邵逸夫醫院學習進修。
從省城招來的優質醫療資源,不單單只有邵逸夫醫院一家。在開化人民醫院,記者還看到了2008年就建立的浙醫二院名醫可視遠程會診室。通過這個平臺,已有幾百名患者得到了省城專家的治療。
骨干下鄉村
開化人民醫院在主動聯系省里醫院的同時,也積極地把自己的骨干醫生下派到農村基層醫院,為鄉村醫院培養骨干力量。
在開化最偏遠的塘塢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感受到了這種下派幫扶帶來的好處。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程利彬告訴記者,從2009年底開始,開化人民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縣人民醫院的骨干醫生經常下鄉來坐診指導,碰到體檢等比較忙的時候,他們還一起參與,分析病因,提出建議。
31歲的塘塢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保科醫生程美華說,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韓君英醫生是她的老師,兩年來,韓老師多次和她一起坐診,一起組織婦科體檢。“有縣醫院的老師指導,自己的底氣也足了。”程美華說,在農村,不少患者對鄉下醫生的治療水平有懷疑,甚至連最普通的診斷也會心存疑慮,讓人很尷尬。不過,和縣里的醫生一起診斷,患者就放心很多。現在,碰到有困難的事,她都會和韓醫生及時交流,討論病情,有時還通過網絡系統及時會診。
現場,一位12歲的男孩小余在奶奶的帶領下來看病。老奶奶告訴記者,現在衛生院的條件很好,一點小病不用跑到外面去。
該中心負責人程利彬介紹,塘塢已有4位醫生和縣人民醫院師徒結對,雙方簽訂了詳細的結對協議。有了縣人民醫院的幫扶,老百姓對衛生院很信任。
目前,開化人民醫院已和5個鄉鎮的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有15個骨干醫生與鄉下醫生建立了師徒關系。
記者手記
醫院“上引下放”,最終受益的還是基層老百姓。在開化塘塢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訪,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縣醫院骨干醫生下鄉帶來的好處。縣醫院骨干醫生下鄉提高了農村醫生的醫療水平,讓農村醫院更有底氣。隨著交通和信息條件不斷提高,骨干醫生下鄉也變得更加方便,既可以親身到農村醫院與醫生患者面對面,還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以聲音和圖像形式,與農村醫生患者面對面,提升農村醫院的服務水平和影響力,將農村醫院納入到以縣醫院為主導的大醫療保障系統,讓農村患者不出鄉鎮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