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中醫醫院始創于 1990 年,是浙江省首批中醫“名院”項目建設單位,也是浙江省平安醫院、市級“文明單位”、省市縣級“衛生先進單位”、... [ 詳細 ]
膏方適合養哪些人?
時間:2012-11-21 13:19來源:求醫網
膏方俗稱“膏滋藥”,是將中藥飲片經多次煎煮,濾汁去渣,再經蒸發濃縮,加蜂蜜等步驟制成的半流體狀劑型。俗稱為膏方、補膏等,它是養生保健中常用的中藥劑型,具有滋補強身,延緩衰老,治病糾偏的作用。醫院在首家開設以冬季調補為目的的膏方門診以來,形成了針對九大人群的膏方調理。
1.動脈硬化
膏方具有補虛和治療的特點,動脈硬化與高脂血癥多見于老年人。老年動脈硬化與高脂血癥多虛多瘀,膏方針對這些人群進行補其虛、化痰逐瘀調理,改善和緩解動脈硬化與血脂高的狀態,從而防治動脈硬化及其引發的諸多疾患。
2.兒童保健
反復呼吸道感染:包括經常感冒、咳嗽、或多次患支氣管炎、支氣管周圍炎、肺炎、間質性肺炎等。
支氣管哮喘:平時經常打噴嚏、流清涕,出現皮膚濕疹、瘙癢或伴有其他過敏癥狀。
生長發育遲緩:形體瘦削、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盜汗,遺尿等。
其他疾病的康復期:如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心肌炎后遺癥等。
3.亞健康
亞健康人群的主要臨床表現:常感到疲憊,困倦,經休息后仍不能緩解,平素怕冷,容易感冒;精力不充沛,做事情沒有激情,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急躁易怒,心情抑郁;常伴有頭腦昏沉,四肢沉重,肌肉關節酸痛,雙目干澀,視物模糊,腰酸背痛,自汗,盜汗,飲食不香,睡眠異常(早醒或入睡困難或夢多),大便不正常。
4.慢性消化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肝病、慢性腸病(腸炎、腸易激綜合征)。
在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調治中,各種膏方功用各有不同,無論哪種膏方,都不能通治百病,更不能亂服補膏。一些陰陽俱虛、氣血不足、虛實夾雜的情況,治療時必須經醫生仔細觀察分析后,謹慎選方,合理用藥。
5.女性保健
有些女性在30歲以后就出現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衡、肝腎不足、月經不調、睡眠差、腰酸腿疼等現象,甚至出現經閉不行等早衰現象。還有對于更年期女性的調理也相對有益。膏方治養結合,調補相宜,益氣養血、平衡陰陽、藥物作用穩定而且持久。
6.老年性皮膚瘙癢癥
中醫學認為,老年人發生皮膚瘙癢癥有以下原因,一是老人氣血虛弱,精血不足,血虛生風,風勝則燥,風動則癢;二是年老體衰,肝腎陰虧,精血無以充養肌膚,陰虛血燥風動而致癢;三是久病及絡,脈絡瘀阻而致。中藥膏方多以補腎養陰、活血祛風的藥物配制成進行治療,可改善皮膚血液循環,調節老年人內分泌功能,瘙癢亦得到控制。
7.骨質疏松癥
中醫研究發現,腎虛是老年骨質疏松的根本,脾胃虛弱是骨質疏松癥的促進因素,血瘀也是常見的病理機制。通過滋腎陰,溫腎陽,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根據患者體質情況,標本同治,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療效顯著。對于骨質疏松癥這種慢性疾病,需要較長的療程進行調理,而滋補膏方適合長期服用,藥效綿長。
8.冠心病
膏方對冠心病的防治及調養的原則為:扶正與祛邪兼顧并舉,著眼整體治療;以復方為主,時時以顧護正氣為念。
9.延年益壽
人均不可避免逐漸衰老,但如果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保健措施進行干預,可降低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中醫認為,臟腑虧虛是衰老的最主要病機,補益臟腑是延緩衰老最常用的治法。中老年人如出現頭發早白,頭暈眼花,齒搖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衰退等衰老的癥狀表現時,可通過應用膏方來達到補益五臟、強身健體。
●有病應先治病再補膏
有的人在服膏方前,醫生可能會開具適合個體的“開路方”。尤其是第一次吃膏方的人建議用開路方進行第一步的調理。此外,高血壓、高血脂、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病,焦慮、抑郁、敏感多疑等身心疾病者,以及脾胃虛弱者,都需先服開路方。
膏滋藥四季均可服用,以冬季服用效果較好,從立冬到冬至開始服用均可,一般到數九結束時應暫停服用。膏方進補時,宜忌生冷、油膩辛辣、不易消化以及有較強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膏劑的吸收。
服膏時不宜飲濃茶;含有人參的膏方忌食蘿卜;含有首烏的膏方忌豬、羊血及鐵劑,且不能與牛奶同服,因其中含鈣、磷、鐵,易與滋補藥中有機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解穩定的化合物,致使牛奶與藥物有效成分均受破壞,甚至產生不良反應。在服用膏方期間如發生感冒、發熱、咳嗽、嘔吐、腹瀉或其他急性疾病時應暫停服用,先治療急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