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嬰幼兒良性癲癇
時間:2012-11-24 11:07來源:求醫網
嬰幼兒良性癲癇的診斷,是許多癲癇患者家長很關心的問題。那么,該如何正確認識嬰幼兒良性癲癇呢?帶著疑問,我們特別邀請到了眾安康腦科醫院專家,由專家給我們著重談談正確認識嬰幼兒良性癲癇。
一、嬰幼兒良性癲癇分類
眾安康腦科醫院專家介紹,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在及年兩次分類中,將嬰兒良性癲癇按癲癇綜合征,分為良性家族性嬰兒驚厥、良性非家族性嬰兒驚厥及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
二、診斷標準
我國采用的診斷標準,認為符合下列標準的癲癇患兒,應考慮為嬰兒良性癲癇可能:
(1)起病年齡在3~12個月,不超過24個月,有嬰兒良性驚厥家族史;
(2)發病前后精神運動發育正常;
(3)發作無誘因,或僅有輕度腹瀉等非特異性感染;
(4)以局灶發作為主,可繼發全身性發作,起病時發作頻繁,但無癲癇持續狀態;
(5)發作期間腦電圖背景正常,無典型癲癇樣放電,可有睡眠期Rolandic區小棘波;
(6)神經影像學正常。如果治療順利,起病1年內發作消失,停藥后不再復發,精神運動發育正常,則可確診。
三、臨床表現
眾安康腦科醫院專家表示:嬰兒良性癲癇的發病年齡,為出生后3~12個月,一般不會超過24個月,各類型略有差別,男女患兒比例缺乏統計學資料。很多患兒有家族史, Okumura 等報告過一組病例,52%患兒的同胞或雙親出現過驚厥史。
患兒常在清醒狀態下發作,少數在睡眠或清醒及睡眠狀態下發作,多呈叢集性發作(即24 h內2次或2次以上的發作) ,要么不發作,要發作則連續數天,抽搐都很短暫,持續數秒到1~3 分鐘,少數可達5~15分鐘,均無癲癇持續狀態,然后逐漸從每數天、數周直至數月、甚至半年發作一次,每次發作仍是歷時數天,每天數次,但發作頻率逐漸減少,發作間期意識及精神運動狀態完全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