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病因及怎樣預防帕金森病
時間:2012-06-25 15:44來源:求醫網
迄今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的研究傾向于年齡老化、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的接觸等綜合因素有關。
年齡老化:帕金森患者主要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中,并呈現出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的趨勢。
環境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所以人們懷疑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損傷了大腦的多巴胺神經元。
家族遺傳性:醫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傾向,有家族性發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
遺傳易感性:盡管帕金森病的發生與老化和環境毒素有關,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于同一環境的人都會出現帕金森病。雖然帕金森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現象,但是大部分患者都是散發性患者,迄今為止,沒有在散發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找到明確的致病基因。
目前帕金森病的病因還不明確,病患數量也呈上升趨勢,所以怎樣預防帕金森病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預防措施。
一級預防 :加強環境保護和勞動保護 ,預防和治療某些可能引起帕金森綜合癥的疾病 ,如動脈硬化及腦部腫瘤。積極預防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錳、氯化物的接觸和中毒 ;盡量避免杜冷丁類藥物的使用 ;嚴厲打擊販毒、** ;在老年人中積極開展有益于健康的體育活動、娛樂活動。
二級預防 :關鍵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開展對中老年人的健康體檢 ,尤其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監查 ,譬如有陽性家族史的人群 ,動脈硬化以及在有毒環境作業的人群 ,對肌張力、協調動作和穩定性懷疑的人群進行隨訪追蹤 ,以使極早發現本病 ,在醫生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于早期的病人尤其不可忽視運動療法、物理療法、心理療法等 ,包括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 ,加強日常生活中動作、平衡機能的鍛煉 ,關節活動范圍和肌力的鍛煉 ,以及言語機能的鍛煉。
三級預防 :對于中、晚期病人預防的主要目標是延緩殘疾的過程和威脅生命的并發癥。針對病人的肢體震顫、強直和運動功能障礙、言語障礙、便秘及生活不能自理等 ,家屬及醫務人員仍應鼓勵病人多做主動運動 ,例如吃飯、穿衣、洗臉、刷牙等。運動員不能防止震顫 ,但可防止和推遲關節強直和肢體攣縮。鼓勵病人克服吞咽困難 ,多吃蔬菜、水果和適量蜂蜜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 ,以減輕便秘。克服情緒激動、緊張 ,保持愉快的心境。對于晚期臥床病人 ,經常翻身 ,進行被動肢體活動 ,防止關節固定、褥瘡、墜積性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