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八大紀律”
時間:2012-07-26 14:47來源:求醫網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下肢深靜脈內血液異常凝固引起管腔阻塞,靜脈血液回流障礙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肢體疼痛、腫脹、局部皮膚溫度升高和淺靜脈怒張四大癥狀,是臨床常見的周圍血管病。
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越早治療療效越好,與此同時,在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不可忽略以下問題:
1. 保護患肢——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應一定臥床,抬高患肢20~30cm,避免患側肢體劇烈運動和擠壓患肢,以免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要注意避免患病肢體外傷,及時增添衣物,免受寒冷刺激或涉水淋雨、感受寒濕之邪,以免血行不暢,導致病情的加重或深靜脈形成的復發。
2. 一定戒煙——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已經明確證實,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成分對血管內皮細胞有損害,能促進血栓的形成。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要遠離煙草,既不能主動吸煙,也不要被動吸煙。
3.避免久站久坐——長久處于某一體位,下肢活動減少可以導致血流緩慢,這是促進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應避免久坐、久臥或長期站立等體位,尤其是乘坐長途車、飛機的旅客,從事伏案工作的辦公人員,以及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蟲”,經常改變體位,如散步、加強肢體運動、多飲水等,以增加血液循環,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4.妊娠和避孕——妊娠和產后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極易導致血栓復發。患者若妊娠,則需堅持穿醫用彈力治療襪,促進靜脈回流,以期減少血栓復發的概率。避孕藥可以促進血栓形成,因此需要避孕的患者可以采用其他避孕措施,這對育齡女性尤為重要。